正文 第62章 威望不是勳章:花絮二三(1 / 1)

[鏡頭一]十四大開幕前夕,一位專長畫領袖人物肖像的畫家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各類報刊上,同時刊出的是他的近作“我們的總設計師”。這位畫家叫李琦。

在紀念中日友好條約締結10周年之際,李琦曾應邀為當時的日本首相竹下登畫一幅肖像。可是,有關方麵隻能安排李琦在近處偷偷觀察竹下登一次,其餘可供參考的就是《人民日報》上刊出的一張小照片了。李琦靠默記把畫像創作出來以後,日本各大報居然把竹下登在這幅肖像畫旁的照片登出來,竹下本人高興地說:“這幅畫是我至今得到的所有畫像中最能充分表達我內心世界的一幅。”

1937年秋,9歲的李琦隨父母到達延安。1946年被送去學習美術。這中間的9年裏,彭德懷曾經抱過他,毛澤東摸著他的頭問他幾歲了,念過書沒有。1962年,李琦創作的《主席走遍全國》這幅畫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現在,他又以神似之筆為鄧小平作畫。此畫一出,效應即顯,為十四大平添了許多喜氣。

[鏡頭二]十四大還沒有開,天安門廣場已經熱鬧非凡。時至11日,臨近人民大會堂一麵的廣場已經被封閉起來了,中共十四大預備會議正在召開,遊人紛紛搶占有利地形,以人民大會堂為背景留影。於是,在戒備森嚴的警戒線外頭,出現了一條擺姿勢、搶鏡頭的風景線。

一個婦人拿著照相機教一個男人擺姿勢,雖然衣著入時,但能看出是一個農村人。《中國青年報》記者好奇地上前打聽他們來自何處。

“我們是廣西百色地區的,就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的那個地方的人,前幾年鄧小平還到我們那裏去了呢,有人看到他了,身體很好啊!”

[鏡頭三]十四大開幕式正在進行。久不見形跡的作家柯雲路突然在首都記者麵前介紹他的一部新作。在他提供的一份文字材料中稱:“九二,是一個大好之數。《易經》乾卦雲: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無論神秘的《易經》是否能夠為我們提供佐證,但1992年被熱心讀者形象地認為是“鄧小平年”。這位智慧非凡的世紀老人所做的一切,都會在人民群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為民間留下諸多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