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元年(1040),這年包拯四十二歲,在天長縣任上三年得以小試牛刀的包拯,在這年政績考核後,升任為大理寺丞,出任端州(今廣東肇慶市)知府。這樣,便等於是一下子從今天的縣長變成了市長,職權自然是擴大了很多。可是,別看今天的廣東是個相當發達的地區,在當時,地處嶺南的端州,遠離中原發達地區,它距離當時的首都開封有四千餘裏之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荒僻之地。與地處江淮之間的天長縣相比,可謂天差地遠。在當時的官員看來,嶺南一直都是南蠻荒野,未開化之地,是被貶官員的慘淡棲身之所,大多是不願來這個地方做官的。
而包拯認為,正是在這樣落後、有待開發的地方才更需要有得力的官員用心治理,這也是能夠親身為民辦事的好機會。於是,包拯當即決定赴任,為端州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包青天”之名也從此地開始流傳。
端州是個位於西江中遊的小城,麵臨西江,背靠北嶺,倒可以說是山清水秀、風景秀美。這裏有鼎湖山飛瀑、七星岩石室等著名的景觀,自隋唐以來,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歡來此遊覽。
但在當時,蠻荒之地仍有許多土著沒有真正歸順北宋朝廷的統治。在李燾寫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中,便有記載說:寶元二年三月(1039年4月)的時候,廣州地界有三百餘人揭竿而起,反抗北宋的統治。而包拯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赴任端州的。
端州當時屬南蠻百越之地,一般州官新上任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備峒寇”,也就是準備對付從山穀中走出來不服朝廷管治而反抗的土著俚僚族群。直到北宋初年,西江一帶的原“俚僚渠帥”的殘餘勢力才在表麵上歸順了北宋朝廷,但在部族內部仍然保留著世襲農奴製和巫醫製。
包拯剛剛上任,便四處走訪鄉中父老,察看民間疾苦。包拯主政端州期間,就想方設法地使俚僚們落後的流動式山穀農業能夠變為定居式農耕,融入漢人的生活。
但即使是在已經采取定居式農耕的端州城,百姓生活也很是貧苦。當時端州地區生產方式極為落後,相對於中原地區的牛耕鐵種,這裏仍然采取廣種薄收的“天然”生產,播撒了種子就聽天由命了。所以,這裏的農田產量一直都是極低的。
但是在農業落後的端州,卻有一種全國著名的特產,那就是“端硯”。端硯從唐朝初年就開始生產了。不過,當年的端硯純粹是文人墨客書寫的實用工具,石麵上無任何圖案花紋裝飾,顯得粗陋、簡樸,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雲:“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而關於“端硯”從實用品變為實用工藝品倒是有個傳說。到了唐朝中葉,一天一老硯工路經端溪時,看見有兩隻仙鶴飛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於是心生疑竇,張網撈捕,但撈起的卻是一塊石頭。不過,這塊石頭十分奇異,上有裂縫,不時就會發出鶴鳴的聲響,老硯工便順著裂縫把奇石撬開,沒想到這奇石竟然一分為二,化作兩隻硯台,硯邊各有一隻仙鶴佇立在蒼鬆之上。消息傳開,硯工們紛紛仿製,或各展其藝,在硯台上雕以各種圖案花紋。之後“端硯”就逐漸成為朝廷的“貢品”,在文人中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