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滋味書齋’仿佛憑空冒出來一般,一夜之間幾乎所有達官貴人的女眷都收到了由‘滋味書齋’贈出的故事卷軸。
卷軸名為《弄情十殤》,分為十部,每一殤都是一段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情節跌岩起伏,取材標新立異,隻要是看過卷軸的女子無不為它牽腸掛肚,因為每一部故事隻有半卷,正看到高潮時分便沒了下文,怎麼不叫人心癢難耐。
“滋味書齋”如此紅火還有另三個原由——
其一,朝中新貴月王緊鑼密鼓為書齋選址建屋,而每一部贈出的卷軸也署名為“月王府敬上”。
這月王是東元國燁華君破例冊封的外姓王爺,並且還是一名女子,年僅24歲,被譽為天才少女,也是未來最有希望曆劫成仙的修仙奇才。月王之名享譽大江南北,是如今風頭最勝的人物之一了。
新貴與神秘的寫書人聯係在一起,便把一個事件演變得神秘叵測,讓人眾說紛紜,懸念繁生。
其二,書齋還未開業就定出了三項讀書規矩。
首先,所有故事的下半卷都是孤本,隻能在書齋內閱讀,一兩黃金看一個時辰。
再者,看書必須吃飯,每一部故事都配有獨門菜色。例如看《梁祝》吃黯然銷魂飯,看《來自星星的你》喝幹柴烈火湯,看《白蛇傳》品情意綿綿糕,看《紅樓夢》嚐眉來眼去羹。五兩黃金一餐飯。
最後,書齋所有書卷不許透露劇情,更不許抄錄,違規者贈送“賴皮牌匾”一塊,牌匾遊街十日。
其三,寫書先生不見客。
這麼牛逼的書齋史無前例,還未開業便已在央城掀起驚天巨浪,眾人從最初的噗之以鼻到默然接受,再到翹首以盼,三個月時間這滋味書齋已奠定了空前興旺的人氣,隻等著一開業,便會財源滾滾,客似雲來。
三月初八是個吉日,三月草長鶯飛,萬物複蘇,人們的心情也隨之美好。
三月也是許多新鋪子開張的時節,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百姓們都趕著在年頭某個好兆頭,所以每日清晨炮竹聲不斷,喜慶的大紅飄帶隨處可見。
不過這眾多新鋪子開業的聲勢加起來都比不過一家鋪子的風頭,偏偏這家鋪子落址還是在近郊的山林中,依山渭水,山清水秀。
雖然是在郊外,可這賀喜的馬車是一輛接著一輛,鈿車寶馬,華蓋珠簾,看一眼就知道非富即貴。
其中一輛馬車上,青歌退去一身冷漠,懶懶的靠在軟座上任由青樂搖晃手臂。
“姐姐,你就告訴我這’滋味書齋’的寫書先生是誰罷!”
青歌搖頭,但笑不語。
“我認識嗎?可是姐姐的朋友?”
“你認識,也不認識。”
“哎呀姐姐,你就告訴我是誰嘛。這書齋都是你一手操辦打理的,是誰有這麼大麵子能讓你勞心勞力呀?”
“到了,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