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頭魚學名蝦虎魚,其種類因形象各異竟達七八百種之多。漁人之所以稱它胖頭魚,是因為它有一個其大無比的頭,這頭肥大到幾乎是整個魚身的兩倍,鰓幫子似乎從腰部隆起,貪婪的大嘴張開,你會感到隻是個魚嘴在遊動。漁人對此有絕妙的形容——去了尾巴就是頭!公說公道,造物主對胖頭魚不太公平,讓它生就頭大身小,鰭短尾禿,遊動艱難,起不了水,終生像秤砣般沉在海底爬行。問題是胖頭魚並不自慚形穢,也不多生浪漫之想,更無怨屈悲哀之感。這家夥很實際,它想,反正我是這副模樣了,盡最大努力活著吧!為此它決不東張西望,好高騖遠,目光所及之處,全是它迅速能達到的地方。謝天謝地,胖頭魚胸前竟長了個吸盤,使它每爬一步都結結實實,即使是爬到陡峭的暗礁,也會牢牢地吸附在上麵。看到四周舞姿翩翩的魚類,胖頭魚當然也深知自己的不幸。於是它發揮自己的長處,張大自己腦袋上的特大嘴巴,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周圍的世界。它頭腦極其清醒,隻有這張特大的嘴巴才能補償它所有的不幸。
胖頭魚發誓要吃遍這個世界的美味,要挑選美上加美的海珍進餐。這種意識造就它一副極其凶狠的吃相,隻要靠近它身邊的魚類,它就猛撲過去撕咬,完全像對血海深仇的宿敵。先天不足使胖頭魚充滿了奮發圖強的力量,它要咬碎先天已足的一切,咬不死它們也至少咬它個後天不足。在生吞活咬中,胖頭魚發現自己有個絕妙的長處,它瘦小的肚皮競能承受巨大嘴巴吞食的一切,顯示出相當的彈性和韌性。這使胖頭魚狂喜不已,狂吞不止把肚皮撐得和腦袋一般大。然後,它再用吞食一切的力量來排泄一切,想方設法地將肚皮裏的東西排光,繼續產生永無休止的饑餓感,再去無休無止地吞食。這種百吃不長肉的技巧使胖頭魚始終骨瘦如柴,像乞丐一樣挺著個饑餓的大腦袋。更占便宜的是漁人不捉它不捕它,嫌它實在是無肉可食。胖頭魚沒因得其便宜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反而更加做悲苦狀,老老實實地伏在沙窩子裏。其實它不是老實,是蓄滿殺機的埋伏。
胖頭魚知道自己沒有追逐和飛躍的能耐,便采取守株待兔的伎倆。它精心選擇魚蝦出沒之路,暗礁咽喉要道,極耐心地守候等待,一旦可食之物遊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勢,大嘴一張,突地將食物吞吸而進。吞進之後,並不像其他魚類那樣激動地咀嚼,卻是立即恢複原來狀態,一動不動,仿佛什麼事也沒發生過。這就使近在咫尺的其他魚類毫無察覺,繼續放心大膽地送進胖頭魚的嘴巴裏。最可欽佩的是胖頭魚的沉著老練,當魚蝦接近它時,它能靜得和鵝卵石一樣,決不露絲毫聲色。特別是目標靠近胖頭魚有效捕咬範圍邊緣時,更見其老練沉著的功夫。胖頭魚早已計算過它撲向獵物的尺寸,因此即使獵物還差一根發絲的距離,它也決不妄動。有時一隻小蝦在胖頭魚嘴邊一連轉悠幾個小時,由於隻差那麼一點點距離,胖頭魚也就幾小時若無其事地忍耐,還是靜做卵石狀。
胖頭魚絕不打無把握之仗,隻要它出擊,百發百中,無一次失誤。嚐遍美味之後,胖頭魚感到美味之冠是蝦。於是,它胃口吊得極高,除蝦不吃。即是吃蝦,也選那些蝦中之最,也就是鮮嫩的小蝦。表象笨拙的胖頭魚總能及時地尋找到小蝦群,並相當成功地埋伏其中,關鍵時刻大口一吸,數十隻小蝦倏地消失在胖頭魚黑洞洞的大嘴裏。胖頭魚衝進小蝦群中,猶如虎狼衝進綿羊群裏,大嘴一張賽過強力吸塵器,刀切豆腐般所向披靡。如果沒有胖頭魚的騷擾吞食,大蝦的數量將會鋪滿海麵。難怪學者們在笨頭笨腦的胖頭魚下麵戰戰兢兢地寫遒——蝦虎魚,肉食性……然而,在茫茫遠闊的大海裏,競相奔遊的魚族中間,胖頭魚還是顯得相當愚笨和艱難的。它在偌大的海底沙丘上緩緩爬行,無論怎樣奮力也隻能撲出寸步之遠;更可怕可憐的是它的極簡單的生理結構逼使它永遠在海的最底層爬行,無法升高步。你會覺得如此窩囊地活著不如不活,如果你就是一條胖頭魚那你決無信心活下去。胖頭魚卻從不悲觀失望,並且極有滋味地活著。它甚至覺得它比其他魚活得還要幸福。為此,胖頭魚最重視的一件大事就是娶親生子,傳宗接代。一條胖頭魚如果不能生兒育女替它延續香火,就會羞辱萬分,痛不欲生。些高貴的黃花魚、加吉魚產卵之後,往往毫無責任感地揚長而去。胖頭魚卻不然,它對生育後代相當認真嚴肅,它從不被愛情的浪漫所迷惑,尋找配偶也不怎麼注意相貌美醜,關鍵注意雌魚下體是否結實寬闊,宜於產卵生崽。雙方相見,一旦條件合適,便一拍即成。她們很有理性和責任感地選擇或營造巢穴,從人洞房到做愛,全都是理直氣壯並牢記目的,那些激烈的動作不是歡娛而是完成神聖的延續生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