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麵
作為一個女人,武則天在中國曆史上的知名度太高了,高到幾乎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肩的地步。這裏麵當然是因為她作為女人而當了皇帝,而且是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同時,她這個皇帝當得也挺成功,以至後世在寫唐史的時候,無法回避她的那些建樹,當然也不會隱去她的那些殘忍。
西方國家的女皇盡管也為數不多,且其中一些女皇也非常厲害、非常出色,比如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和英國的伊麗莎白,但她們的登基之路比起武則天來就簡單得多、也缺少懸念得多。
武則天當皇帝耗費了整整半個世紀的光陰——半個世紀的野心、半個世紀的努力、半個世紀的血腥,使她終於成功地創造了曆史,在一個絕對的男權社會裏,將一個女人的名字鐫刻在曆史的星空上。
公元624年,武則天出生於大唐的首都長安,可是她的祖籍是山西並州(今文水),父親武士彠雖然出生農家,但頭腦卻超精明。
她父親年輕的時候,正值隋煬帝統治時期。隋煬帝好大喜功,奢侈糜爛,不惜耗盡民力,大興土木。武士彠腦瓜子一轉,哈,這可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於是乎,他離開三個隻曉得種地的老實巴交的哥哥,一個人到外麵跑單幫搞投機倒把長途販運木頭去了。
修宮殿需要的木頭量是大大的,而朝廷重點工程花起銀子來像流水一般,武士彠因此成了暴發戶。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聽起來像那麼回事,實際上並不完全屬實。在中國這麼一個皇權本位、官本位的國家,權比錢更牛逼,要不然那麼多富人老板為啥都想弄個頂子戴戴,當紅頂商人呢?武士彠懂這個道理,於是他又開始了由掙錢到掙權的人生旅途。
封建社會當官,一般三條路:一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父親是大官,兒子可以接班;二是通過考試,走科舉的路子,不過走這條路需要十年寒窗,背下一肚子文章。這兩條路對武士彠來講都屬於鏡花水月,於是他隻好走第三條路,就是從軍。
從軍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適宜,如果天下太平,刀槍入庫,當大頭兵便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出息,因為你等不到任何機會。但武士彠看準了他所處的時代不是一個太平的時代,於是花錢買了個隊正的小官,管著50個士兵。
按照常規,從隊正幹到將軍,那中間的台階老多,要爬上去真的不容易,但武士彠屬於會為自己創造機會的人。
那一年,瓦崗寨農民起義,李淵奉隋煬帝之命前往討賊,路過文水。武士彠別的沒有,錢卻有的是,便自己掏銀子做東,好酒好肉請李淵米西了一頓,他一張嘴又挺能說,把心情正鬱悶的李淵忽悠得心花怒放,李淵對他產生了挺不錯的印象。後來,李淵駐守太原,擔當隋朝北方軍政首席長官要職,在兒子李世民的慫恿下準備造反,正暗自招兵買馬,便想起了文水那個小小的但卻十分精明與活絡的隊正。
李淵把武隊正招到自己旗下,越級提拔他為司鎧參軍,相當於裝備部長——這也是用其所長吧。武士彠有當商人的經曆,幹這個倒挺稱職,他把自己的萬貫家產全部拿出來,替李淵采購甲仗兵器,顯示自己入夥的決心。不僅如此,他還替李淵找了好些兵書,以供作戰使用,足見他是個真正的有心人。他又把幾個在家種田的哥哥拉來一起入夥。所有這些都證明,武士彠是一個善於押寶的人。正是有如此精明的心計,後來他果然成為李淵起兵時的14名元勳之一,爬到了工部尚書的位置。
工部尚書已是部長級幹部了,照說官階不小,但是他出身太過微賤,當時從漢魏一直傳下來的重門第重出身的風氣依然很濃,早先陶淵明的祖父陶侃都當了都督,可因為出身低,還是讓貴族們看不起,被罵為“奚狗”。武士彠受到了與陶侃差不多的待遇,心裏真是鬱悶。
李淵對這個熱情樸實、莊稼漢出身的商人很是重視,總想提攜他一把。那一年,武士彠的糟糠之妻死了,李淵便出麵做媒,介紹了大貴族楊氏女給他做老婆。楊夫人乃隋朝皇帝的親戚,父親曾當過宰相,可謂金枝玉葉,她嫁過來後,一口氣給武士彠生了三個女兒。
女兒就女兒吧,反正自己的前妻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不怕沒人給傳宗接代,於是武士彠沒怎麼怪夫人,更何況夫人的出身給他掙來多少臉麵?!
後來,武士彠也像陶淵明的祖父一樣,外放到地方去當都督,他帶著一家人離開長安遷到四川,在那兒遇到一個相麵大師。那位大師一次偶然路過武家,看見了楊夫人,主動上前說:“哎呀,夫人,你可是有福之人呀。你們家將來會出一個很厲害的貴子的。”
楊夫人一聽自己家要出貴子,便把武士彠前妻的兩個兒子拉來讓大師看相。大師看了看,說這倆孩子很一般。楊夫人又把自己的大女兒叫出來,大師說:“這是個小娘子嘛,將來成為貴夫人倒是沒問題的。”
當時,小女兒武則天還一點點大,剛學走路呢。也許楊夫人希望有個兒子,當時給這個女兒穿的是男孩子的衣服。她讓家人把小女兒抱出來,大師一看,眼睛就亮了。他說:“這個郎君龍睛鳳頸,是個大富大貴之相。不過照他這個麵相,要是個女孩,能成為天下之主呢!”
女孩能當天下之主?這不是笑話嗎!楊夫人權當他是哄自己開心,便多給了些銀兩打發他走了。
父親精明過人、善於押寶的品行和母親出身高貴、在家中說一不二的地位一定給了武則天很深很深的印象,這個女孩從小就有一心想出人頭地的強烈願望,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實現這種願望的特異稟賦。
狐媚惑主
武則天12歲的時候,父親死了。武氏家人畢竟是農民出身,那種狹隘的眼界和胸懷即使在做了官之後仍改不過來。一大家人開始欺負楊夫人和她的三個女兒,兩個異母哥哥對她們的態度也十分不友好,這又給武則天心裏打上了仇恨的烙印。
武則天是靠母親這個家族起家的。
由於母係家族身為皇族,有好幾個姑娘被唐太宗李世民納為嬪妃,這些妃子們閑著沒事,就嚼舌頭,東家長西家短的。小小年紀的武則天長得貌若天仙,出奇的美麗,嬪妃們這類的閑言碎語被李世民聽到了,於是便下詔將武則天選進皇宮,做了一個五品的才人,這年她14歲。
所謂才人,是嬪妃的等級之一,級別不算高。母親不太舍得她離開,她深知宮廷內部鬥爭的複雜,也知道皇帝對女色都是喜新厭舊的,擔心女兒進了宮,母女再也難得有見麵的機會。但武則天卻是欣喜若狂,她給母親留下一句話:“見天子庸知非福?”
這句話充分體現出武則天的冒險精神,母親預見的是皇宮裏種種潛在的危險,但武則天的目光卻跨越這些危險,預見到的是光明的遠景。
武則天進了宮,太宗開始還是對她有興趣的,他親自給這個含苞待放的姑娘取了個“媚娘”的名字。但是,宮中競爭激烈,母親這個話真沒說錯。與武則天差不多同時進宮的還有一位女人,名叫徐蕙,她出身書香門第,聰明絕頂,4歲就熟讀了《詩經》《論語》,8歲便會寫文章,又多情善感,很守婦道,太宗對她幾乎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很快將她從五品才人提拔為三品婕妤、二品的嬪。太宗去世後,她竟然悲傷致病,殉情而死。死後追贈為一品的妃。
這時的武才人還沒有多少實力與別人競爭。隨著太宗一天天老去,盡管自己也在一天天成熟,但她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已沒辦法吊起太宗的胃口,必須要替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太宗病入膏肓、纏綿病榻之際,她的機會來了。
太宗正妻長孫皇後所生的幾個兒子中,長子李承乾立為太子,但據說李承乾是個問題少年,次子李泰倒是文武雙全,這兩兄弟之間的關係很有些像當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係。
李承乾雖為太子,卻很有危機感,李泰不是太子,卻覬覦太子的位置,李世民不想讓自己成為第二個李淵,也不想讓李泰成為第二個自己,他吸取自己的教訓,早早就采取措施,將兩個明爭暗鬥的家夥統統從繼承人序列中清除出去,以免大唐王朝再發生一次玄武門事件。
於是,老三李治撿了個天大的便宜,成為太子。
對這個太子,李世民寄予厚望,他有一句著名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在向太子傳授從政經驗時說的。
深宮10年,當年14歲的豆蔻少女成為24歲的風流少婦,武則天雖然沒沾老皇帝多少雨露之恩,卻學會了宮廷女人邀寵競豔展露風情的種種手段。李治作為太子,天天守候在父皇的病榻前,武則天則和別的嬪妃在這裏輪班侍候。她采用了不知什麼技巧,將這個比她小4歲、已有妃子同時屬於兒子輩的年輕人攬進了自己的懷裏。
李治的王妃王氏是世家大族,門第高貴,是太宗親自為太子遴選的;他還有一個妃子姓蕭,也出身貴族世家。不過,良好的家庭教育隻讓她們具備了賢淑端莊的美德,卻不懂得魅惑男人的伎倆。武則天則不一樣,她熱情、潑辣、主動、甚至有些野性,這讓性格纖弱的李治感到既新鮮又興奮。有人還分析,李治這個人有戀母情結,因此會不由自主地接受武則天這位庶母的勾引。另外,武則天具有一定的文學天賦,書法不錯,而李治也能詩擅書,還很懂音樂,兩個人具有共同語言,這也是他們容易走到一起的原因。
這種“亂倫”次數不會多,畢竟風險太大,卻從此給武媚娘打開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窗戶。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按照規矩,太宗的嬪妃中沒有生育者統統被送到尼姑庵去做尼姑,武則天當然也“隨嬪禦之例出家,為尼感業寺”。
感業寺是一所皇家寺院,坐落在太宗陵寢附近,這樣他生前的女人們(無子女者)便能繼續與他相守——曆來的皇帝嬪妃都是這麼度過終生的,誰也沒曾幻想過改變一下這個格局,因為要想打破這種傳統,實在是難於上青天的。
但正處於妙齡花季的武則天本身具有登天的野心,她要用自己的行為改變這種變相的摧殘和囚錮,她絕對有一股“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的壯誌豪情。
她寫了一首情詩,並設法投給了已成為皇帝的李治。她的詩是這麼寫的: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從藝術上看,這首詩寫得確實很不錯,溫婉纏綿,繾綣多情,憂鬱傷感,讓氣質敏感的李治很容易動情。於是,在太宗忌日周年的時候,李治點名要到感業寺去為父親焚香悼念,後來有人分析,他的真實目的其實就是去看武媚娘的。
到了感業寺後,武媚娘見到這個昔日有過一夕之歡的小情人,不由淚落如雨,而堂堂的皇帝李治也潸然落淚,兩個人就這麼不避嫌疑、麵對麵地哭了起來。
這個場麵如果拍成電視,應該是相當地感人。
引狼入室
皇宮裏和市井間一樣,有那麼些喜歡嚼舌頭的人。八卦新聞他們都喜歡傳來傳去,此時有了這個真實的消息,那更是傳得風風雨雨。很快,王皇後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本來,“母子”亂倫,寺院偷情,這都是見不得人的事,作為皇後,更容不下這種荒唐。但人們沒有想到,王皇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為此而暗自高興。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王皇後盡管出身高貴、容貌美麗,卻不會生育,而蕭妃卻生下一個寶貝兒子,李治喜歡這個兒子,在他剛滿5歲的時候便封他為雍王。照理,雍王這個爵位應該封給太子,此時雍王雖然不是太子,卻獲得了太子的爵位,這讓皇後心裏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都說母憑子貴,萬一將來雍王被立為太子,自己這個皇後的寶座能否牢靠都說不清楚,她不能不早做防備。
她沒有兒子,無法與蕭妃爭寵,便想到了感業寺裏的武媚娘。
看來皇帝確實喜歡那個騷狐狸,不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寺裏和她幽會。如果把她弄進宮來,蕭妃一定會受到打擊,她得到的寵愛將會削弱,這點毫無疑問。
王皇後自己缺乏誘惑男人的手段,但對於男人心理的判斷還是準確的。
她派人去悄悄告訴武媚娘:從現在起,蓄起頭發,以待時機。她認為,丈夫李治就像一隻偷嘴的貓,給了他腥味他必然會高興,但武媚娘身份畢竟是先皇的妃子,李治絕不可能讓她取自己而代之!
王皇後知書達理,卻終究吃了知書達理的虧,她沒想到世上的事情會朝著荒謬絕倫的方向演變,最不可能、最不應該出現的情形最終也會出現。當然,那是後話。
又過了一年,當武媚娘的頭發已經長起來以後,王皇後親口向丈夫建議,把感業寺裏那個小妮子接進宮來住。
武則天進宮後,果然把皇帝李治給牢牢地吸引過去了,盡管王皇後的待遇依然如故,但蕭淑妃受到冷落,王皇後心裏多少找回了平衡。更何況,武則天對皇後畢恭畢敬,簡直把皇後當成了再生父母,皇後認為她的目的已經達到。
不過,事情很快朝王皇後掌控不了的方向急劇變化。
先是武則天被授為二品昭儀,緊接著又生下了一個皇子,而且武則天在宮中拚命拉攏人脈,她把自己的所有俸祿和賞賜都用來收買人心,連皇後和蕭妃身邊的宮女都被她收買過去,暗中給她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