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製圖基本知識和技能(二)(1 / 1)

四、圖線

1.圖線型式及應用

圖樣中的圖形是由各種圖線構成的。在繪製圖樣時,應采用國家標準規定的圖線。各種圖線的名稱、型式及一般應用。

圖線分為粗細兩種。粗線的寬度6應按圖的大小和程度,在0.5~2mm之間選擇,細線的寬度約為6/3。圖線寬度的推薦係列為0.18、0.25>0.35、0.5,0.7、1、1.4、2(單位為毫米),其中0.18mm由於圖樣複製中所存在的困難應避免采用。

2.圖線畫法

畫圖線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1)同一圖樣中同類圖線的寬度應基本一致。虛線、點劃線及雙點劃線的線段長度和間隔應各自大致相等。

(2)圖線的兩端要平齊,兩側要光滑。

(3)點劃線和雙點劃線的首末兩端應是線段而不是短劃。繪製對稱中心線時,應為線段相交,且超出圖形2~5mm。在較小的圖形上繪製點劃線或雙點劃線有困難時,可用細實線代替。

(4)兩條圖線相交時應以線段相交,相交處不得是點或空隙。

五、尺寸注法(GB44S8.4—84)

圖形隻能表達機件的形狀,要確定機件的大小及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則必須依靠圖樣上標注的尺寸來確定。國家標準規定了機械圖棒中標注尺寸的方法。

1.基本規則

(1)機件的真實大小應以圖樣上所注的尺寸數值為依據,與圖形的大小及繪圖的準確度無關。

(2)圖樣中(包括技術要求和其他說明)的尺寸,以毫米為單位時,不需注明計量單位的代號或名稱,如采用其他單位,則必須注明相應的計量單位的代號或名稱。

(3)圖樣中所標注的尺寸,為該圖樣所示機件的最後完工尺寸,否則應另加說明。

(4)機件的每一尺寸,一般隻標注一次,並應標注在反映該結構最明顯的圖形上。

2.標注尺寸的三要素

一個完整的尺寸是由尺寸界線、尺寸線及終端符號和尺寸數字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即為尺寸標注的三要素。

(1)尺寸界線

尺寸界線表示尺寸的範圍,用細實線繪製。尺寸界線由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處引出,也可利用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作尺寸界線。尺寸界線一般應與被標注的線段垂直,必要時允許傾斜。尺寸界線應超出尺寸線約2mm。

(2)尺寸線

尺寸線表示尺寸的度量方向,用細實線繪製。尺寸線不能用其他圖線代替,也不得與其他圖線重合或畫在其延長線上。

尺寸線終端可以有兩種形式:箭頭和斜線,均可表示尺寸的起止。其中箭頭的形式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圖樣,而采用斜_方式時,尺寸線與尺、寸界線必須垂直,因此,在機械圖樣中,尺寸線終端形式推薦采用箭頭形式。

當尺寸線與尺寸界線相互垂直時,同一張圖樣中隻能采用一種尺寸線終端形式。當采用箭頭時,在地位不夠的情況下,允許用圓點或斜線代替箭頭。

(3)尺寸數字尺寸數字表示尺寸的大小。尺寸數字的方向,一般應采用所示方式注寫,以標題欄為準:水平方向的尺寸數字字頭朝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數字字頭朝左;傾斜方向的尺寸數字字頭有朝上趨勢。並盡可能避免在圖示30°範圍內標注尺寸,當無法避免時可按形式標注。

尺寸數字不可被任何圖線所通過,否則必須將圖線斷開。在同一圖樣中尺寸數字的大小應保持一致。

3.常見標注舉例

(1)直線尺寸標注直線尺寸時,尺寸線應與被標注的線段平行,並保持5-10mm的間距。標注平行的尺寸時,小尺寸靠近輪廓線,大尺寸遠離輪廓線以避免尺寸線、尺寸界線交錯,且平行的尺寸線間的距離為5~10mm。

(2)對稱圖形當對稱機件的圖形隻畫出一半或略大於一半時,尺寸線應略超過對稱中心線或斷裂處的邊界線,此時僅在尺寸線的一端畫上箭頭。

(3)圓與圓弧圓或大於半圓的圓弧應標注直徑,並在尺寸數字前加注直徑符號“r”小於或等於半圓的圓弧應標注半徑,並在尺寸數字前加注半徑符號“”,當圓弧的半徑過大或在圖紙範圍內無法標出其圓心位置時,可按形式標注。標注球麵的直徑或半徑時,應在直徑今或半徑前再加注符號“S”。

(4)角度標注角度時,尺寸數字一律水平書寫,尺寸線應是以角的頂點為圓心的圓弧,尺寸界線沿徑向引出。

(5)弧長與弦長標注弧長與弦長的尺寸界線應平行於該弦的垂直平分線,當弧度較大時,可沿徑向引出。

(6)狹小部位尺寸在沒有足夠位置畫箭頭或注寫數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