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情況都不被允許發生。如果一個老板任憑自己的手下超過自己,那他就不用當老板了。因為對於他來說,從來都不知道什麼是老板。當老板就是當老大。這是必需的。
威爾發現戴蒙想和自己平起平坐,這應該感謝戴蒙的妻子朱迪。因為傑西卡事情作為導火索,威爾和戴蒙的關係已經出現明顯的裂痕,兩人一見麵就會爭吵,大家都覺得很不爽。
威爾想改觀這種局麵。公司畢竟是他的,如果不能安撫好這位大將,最終承受損失的畢竟是自己。打工有打工的好處,那就是你不必為公司的衰敗埋單。戴蒙可以隨時走人。
威爾時常一回到家裏就對妻子瓊抱怨:今天又和戴蒙幹仗了。
你應該將這些矛盾看得淡一些。瓊安慰他。也許你也應該站在戴蒙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威爾決定宴請戴蒙夫婦,期望能通過這種家庭會餐來衝淡工作上的硝煙。
朱迪是一個聰明的人。在她和戴蒙戀愛時,威爾就這樣評價她。他想讓她參與到他和戴蒙的關係中。他覺得她的參與能夠有利於事情的解決,而不至於讓事情變得更糟。
威爾之所以有這樣的期望,這是因為他懷疑戴蒙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認識自己的問題。他希望朱迪能夠在全麵了解問題的情況下幫助戴蒙。威爾為戴蒙算了算年齡,出生於1956年,到1996年剛好40歲。這個年紀的人開始進入更年期。威爾懷疑戴蒙種種反常表現都是由更年期引起的。這個時候必然需要有人能夠來幫助他。顯然朱迪是最好的人選。
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是別人和你開玩笑,所有的滑稽都是由自己引起的。
威爾抱著很好的期望與戴蒙夫婦坐在一起,但隨著會談的開始,他發現自己是多麼幼稚。
朱迪並不是對情況不清楚,她知道他和戴蒙之間的矛盾。並且她似乎有備而來。
威爾對戴蒙說:我們需要更好的合作,而不是爭吵。
朱迪一插嘴,就讓威爾大吃一驚。
朱迪說:戴蒙那麼辛苦,你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尊重,他的股票還沒有你的多呢。
威爾幾乎不知道該如何接這個話茬。
他從朱迪的話中讀出兩個信息:一是戴蒙對他目前的地位和收益不滿;二是在他們夫婦眼裏,戴蒙在公司的作用並不比自己差,甚至要強過自己。
戴蒙是僅次於自己的二號人物,如果這樣他還對自己的地位不滿的話,那麼他的心中就隻有一個職位,那就是成為公司的老板。他要是成為公司的老板,那自己會被排擠到哪兒呢?
在這一刻威爾終於知道戴蒙的真實想法:他希望和自己一樣牛。
不管能力上是否存在有差距,或者對公司的作用是否有差別,他至少希望在外表上和自己一樣,比如在股票分配上讓他的比例等同於自己,或者自己在權力上更加尊重他。
這可能嗎?
在威爾幾十年的職業生涯裏,他從來都不曾屈服。他熱愛權力,如果不能占有權力,他寧願放棄。當初在美國運通公司因為沒有實權而辭去總裁職務就充分說明這一點。
他覺得戴蒙已經不可救藥:欲望是毒藥,一旦開始貪婪,任何人都不會清醒。
戴蒙想比威爾牛。這源自威爾的感覺。
有兩個現象讓威爾坐立不安。
第一個現象是:戴蒙開始向他屏蔽信息。作為母公司的總裁和美邦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戴蒙有足夠的權力能夠屏蔽一些事情不讓威爾知道。尤其是有關美邦公司的事情。
在美邦公司內部,戴蒙才是老大。威爾不是。戴蒙正在強化這一點。
這讓威爾感到極不舒服。自己才是這艘航母的船長,美邦這是這艘航母上的一個艙,自己不僅有權知道所有信息,而且自己還有權決定其生死。也包括其中的人。
威爾找到美邦公司的首席財務官查理?沙夫,說:你可以直接向我彙報。
沙夫說:對不起,我沒有直接向你彙報的權限。
威爾開始生氣,難道我讓你直接彙報,就不是在給你權限嗎?
沙夫依然固執地說:事情不是這樣的,我可以向你彙報,但我需要向戴蒙打招呼。
又是戴蒙。
威爾不知道沙夫是否用戴蒙當擋箭牌。但這不符合常理,一般而言,任何人都不會輕易放過與老板親近的機會,隻有和老板親近才可能被重用。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如果沒有別的因素,沙夫不應該這麼固執地拒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