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廣練兵的這段時間裏,狄仁傑並沒有離去,而是遠遠地等在一邊,同時他也借此時機靜下心來分析了一下案情。從他以往辦案的經驗來判斷,賈頤的死應該是必然,一定是做了什麼必死的事情,因此有了必死的理由,所以也有了必死的結果。而薛勇的死很有可能是偶然,必然中的偶然,是為了讓謠言更加可信流傳的一個手段。
如果真的是這樣,其背後的目的一定是阻止武則天登基,而能有此想法和實力的人,一定也是位高權重。而武則天名為讓上官靜兒協助狄仁傑辦案,實則是監視他,除了要第一時間掌握案情的進展外,還有就是要阻止他去查一些不該查的事情。而這個不該查的事情,自然就是國師陸離,因為早年武則天通過國師陸離殺害朝廷老臣的伎倆可是瞞不過狄仁傑的。
因此,可想而知,這個謠言直指武則天要害,如果不破除,或者說不掩飾好,那就算武則天順利登基,也大大有損在臣民心中的威望和形象。
狄仁傑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但是這樁奇案不管是主動方還是被動方所模糊的焦點都是國師陸離,所以國師陸離必需要查,不然很難接近真相。而對狄仁傑來說,不管有沒有這樁奇案,國師陸離也一定要查,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查不查,而是怎麼查。
狄仁傑一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心想也隻好借查案本身一步一步地逼其就範了,他望向上官靜兒道:“現在我們分頭行事,你即刻回宮,向天後借梵衍那國書的原本全卷來看,也許能在上麵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隨後又望向裴東來道:“你去仔細調查一下賈大人,尤其是從通天浮屠開始雕建到他死後的這段時間。”
上官靜兒和裴東來同時道:“那你呢?你做什麼?”
狄仁傑道:“我?自然是回到房間裏,叫廚房炒幾個小菜,再打上幾斤好酒,邊吃邊喝地等你們帶消息回來了。”說完還有意地亮了亮腰間的龍紋腰牌。
上官靜兒和裴東來也隻好離去。
這時,天色已漸黑,李廣練兵完畢,羽林軍統領武天通也收兵回營了。狄仁傑走上前,抱拳恭敬道:“右親王,狄某專程前來拜見。”
李廣一見,眉頭舒展,喜道:“狄大人!你怎麼來了?快請快請。”
兩人在練兵台上圍桌而坐,狄仁傑開門見山道:“不瞞右親王,狄某此次專程前來,是為了焚屍案。”
李廣點點頭,道:“這焚屍案惹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就拜托狄大人了。如果有什麼地方需要本王的話,請狄大人盡管開口,本王定將全力協助。”
狄仁傑道:“那就多謝右親王了。”
李廣道:“不知狄大人是否有些眉目了?”
狄仁傑搖搖頭,道:“撲朔迷離,完全沒有頭緒,所以今日前來,是希望右親王能親口告知狄某一些事情。”
李廣道:“什麼事?隻要本王所知,定將相告。”
狄仁傑道:“薛大人出事之前,說是要來找您,我想知道,他找您所為何事?”
李廣一聽,臉上有些為難的表情,猶豫片刻,道:“狄大人,這件事我可以告訴你,因為我相信你的為人。但是請你務必答應我,如果這件事,真的和焚屍案有關,那自然是責無旁貸,但如果無關,希望狄大人千萬不要節外生枝。”
狄仁傑道:“好,我答應你。”
李廣道:“狄大人應該也清楚,自從天後執政後,朝政清明,民生富庶,這足以證明天後有治國之才能。可是,還是會遭到一些人反對,尤其是一些老臣。而這些年,老臣也因此越來越少……左親王李宵與我是同宗兄弟,他多次表明對天後不滿,還好天後有容世之量,不與他計較。而薛大人自接手焚屍案之後,便多次前來找我,讓我多多告誡我那同宗的哥哥,千萬不要在此時有過激的行為,不然惹天後大怒,性命難保。”
狄仁傑聽完,沉思道:“原來如此。那恕狄某鬥膽一問,右親王和左親王都身為皇族血脈,又都是先皇老臣,是否也對天後懷有不滿?是否也反對天後登基?”
李廣臉色驚變,頓時啞然,好一會兒才道:“狄仁傑不愧是狄仁傑,無不敢言,無不能言。從這一點上,本王遠不如你,你雖敢言,我卻不敢複言。”
狄仁傑道:“右親王不是不敢複言,而是不能複言,我能理解右親王心中的痛楚和難處。”
李廣感慨道:“有狄大人這句話,本王真是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