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克拉克連任三屆新西蘭總理(1 / 2)

自新西蘭1996年引進德國式的議員名額分配製度之後,一個政黨要單獨贏得議會多數更為困難。對克拉克來說,連任不是問題,因此她毅然利用自己的高支持率,寧願用提前大選來作一次冒險。傳媒紛紛預測她可能無法贏得多數反而導致一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產生,但克拉克還是與共同執政兩年多的綠黨“離婚”,轉而與進步聯盟黨牽手投下了賭注。

無論大選結果如何,這次政治冒險足以說明克拉克的野心——她正在一步步改寫新西蘭政壇“男性俱樂部”的曆史。充滿信心的克拉克在該國最大城市奧克蘭說:“能夠領導30年來首個對選民信守承諾的政府,我很自豪。因此,我認為我們還能再次領導新西蘭。”

這位前政治學講師自從1981年躋身政界,一開始就以工作狂的風格贏得“情感學者”的稱號。她有一種驚人的能力,能在和別人辯論時滔滔不絕地引用無數事實與數據,以至別人把她叫做“什麼都管部長”。澳大利亞政治分析家麥金利評論說:“克拉克是那種令人敬畏的政治家。”在國際政治圈,她獨特而富於魅力的風範,也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身處政壇幾十年,克拉克經常遭到各種評論和攻擊。對於各種指責,她隻有一句回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新西蘭最大的反對黨國家黨把克拉克描繪成為一個權力欲望過強的女人,指責她總想牢牢控製政府內的每一塊領地。克拉克反唇相譏,斥責國家黨造謠生事,捏造與她有關的性醜聞。她在一本授權別人所著的傳記中說:“我最恨的就是國家黨,他們都是些惹人生厭的家夥。”

2002年7月28日,新西蘭議會選舉正式結果公布,由克拉克總理領導的新西蘭工黨在國會120個議席中贏得52個席位,克拉克由此成為新西蘭曆史上第一位贏得連任的女總理。半個月後,克拉克聯合進步聯盟黨組成了新一屆聯合政府。

克拉克曾在文章中說,她成為一名職業政治家,首先是出於天性,但也同新西蘭寬鬆的政治人文氛圍息息相關。她從來無須掩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理想,也很少感到政壇對於女性的偏見和阻礙。反而因為她的性別,得到選民和同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不過,在新西蘭政壇上,女性並未得到特殊“照顧”。任何“關照”的做法反會遭到她們的反感。在一次競選中,反對黨的一位領袖曾表示,因為克拉克的性別,他隻能在辯論中“禮讓”一些。聞聽此言,克拉克立即回應說,新西蘭婦女在政治上同男性一律平等,所謂“禮讓”,並非對女性的尊重。

在克拉克的領導下,新西蘭製訂了果敢的外交政策,保持無核狀態(代價也許是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和拒絕在沒有聯合國的批準下加入對伊拉克的入侵行動便是證明。在2000年,勞工黨國會議員克裏斯·卡特爾調查她的一名內閣同僚,毛利事務部長多維爾·薩繆爾斯的背景。卡特爾在彼特·耶利奇的留言機上留下一條訊息,詢問關於薩繆爾斯的資料。當留言機上的信息在媒體上被公布後,克拉克對耶利奇進行人身攻擊,把他叫做一名謀殺犯。而耶利奇此前曾被判有殺人罪,於是他將克拉克以誹謗誣蔑罪名告上法庭。克拉克使用了公家的錢與耶利奇先生在法庭上解決了問題。在一份新聞稿中,行動黨黨魁理查德·普瑞博稱這一解決方案是2萬新幣(相當於約11萬人民幣)的對於誹謗誣蔑的賠償,和3萬5千新幣(相當於約20萬人民幣)的保密費。克拉克在一個慈善義賣上在一位她的工作人員畫的油畫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被披露出這幅畫不是她親手所繪後,一位工作人員將油畫撤下並且搗毀。最廣為人知的事件發生在2004年,負責護衛她的警察、外交護衛隊和部長服務人員在從提瑪魯趕往基督城機場的行列前進中,超速行駛達172公裏/小時,以保證克拉克能夠及時地趕到並參加在惠靈頓舉行的橄欖球比賽。結果一些警察和部長的服務人員被判定為駕車違章。克拉克為她自己開脫,說她當時並不知道車輛超速,她也沒有在超速這一決定上做出任何影響或是決定。然而一位目擊證人在法庭上作證時,描述當時的克拉克瀏覽著四周的風景,顯得很享受當時的旅程。自幾個月前起,有人開始對克拉克有可能的雙重標準問題提出了批評:當她的部長麵臨不適當的行為嫌疑指控時她挺身為其說,而當其他的部長麵臨類似問題時,她卻不提供來自其總理身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