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容(1 / 2)

《鼎録》一卷,舊本題梁虞荔撰。考《陳書·列傳》,荔字山披,會稽餘姚人。釋褐為梁西中郎行叅軍,遷中書舍人。侯景亂,歸鄉裏。陳初召為太子中庶子,領大著作,東陽揚州二州大中正。贈侍中,諡曰徳。是荔當為陳人。稱梁者誤也。其書不見於本傳,《唐誌》始著録。然檢書中載有陳宣帝於太極殿鑄鼎之文,荔卒於陳文帝天嘉二年,下距臨海王光大二年宣帝嗣位時,首尾七年,安得預稱諡號?其為後人所攙入無疑。又卷首序文乃紀夏鼎應在黃帝條後,亦必無識者以原書無序,移掇其文,蓋流傳既久,屢經竄亂,真偽已不可辨,特以其舊帙存之耳。又按晁公武《讀書誌》別出吳協《鼎録》一條,《通考》與此書兩收之,然其書他無所見。疑吳字近虞,協字近荔,傳寫舛訛,因而誤分為二也。

昔虞夏之盛,逺方皆至。使九牧貢九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於昆吾氏之墟、白若甘攙之地,圗其山川竒怪百物而為之備。使人知神奸不逢其害,以定其祥。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沸,不舉而自蔵,不遷而自行。九鼎既成,定之國都。桀有亂徳,鼎遷於殷。載祀六百,殷紂暴虐,鼎遷於周。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及顯王姬徳大衰,鼎淪入泗水。秦始皇之初,見於彭城,大發徒出之,不能得焉。

金華山皇帝作一鼎,髙一丈三尺,大如十石甕。像龍騰雲,百神螭獸滿其中。文曰:“真金作鼎,百神率服。”複篆書三足。

漢孝景帝鑄一鼎,名曰“食鼎”。髙二尺,銅金銀雜為之。形若瓦甑,無足。中元六年,造其文曰:“五熟是滋,君王膳之。”小篆書。

武帝登泰山,鑄一鼎,高四尺,銅銀為之。其形如甕,有三足。太始四年,造其文曰:“登於泰山,萬壽無疆。四海寜謐,神鼎傳芳。”大篆書。

元鼎元年,汾隂得寶鼎,即吾丘壽王所識之鼎。高一丈二尺,受十二石,雜金銀銅錫為之。四麵蛟龍,兩耳能鳴,三足馬蹄,刻山雲奇怪之象,紀靈圖未然之狀。其文曰:“壽考天地,百祥臻侍。山伏其靈,海伏其異。”此銘在底下,又別有銘,或浮,或沈,皆古文複篆。此上古之鑄造也,總有九枚。

昭帝元平元年於藍田覆車山鑄一鼎,高三尺,受五鬥。刻其文曰:“宜君王,和四方。調滋味,去腥傷。”小篆書,三足。

廢帝賀以天鳳六年登位,廢為海昏侯,鑄一小鼎貯酒。其形若甕,四足,受二鬥。其文曰:“長滿上。”小篆書。

宣帝甘露元年於華山仙掌鑄一鼎,高五尺,受四鬥。擬承甘露,刻其文曰:“萬國伏,貽長久。鑄神鼎,承天酒。”三足,小篆書。又建章宮銅人,生毛以為美祥,作一金鼎埋之本宮。

元帝初元二年鑄一鼎,大如甕,無足。其文曰:“黃帝膳鼎。”小篆書。

成帝綏和元年匈奴平,鑄一鼎。其文曰:“寇盜平,黃河清。”八分書,三足,高五尺六寸。

哀帝元壽元年鑄一鼎貯酒,高四尺,三足。其文曰:“羣臣元日用醴鼎。”小篆書。

平帝元始五年鑄一鼎,受二鬥。其文曰:“藥鼎。”三足,八分書。

王莽建國元年鑄一大鼎,高一丈。其文曰:“建國鼎。”莽自書埋之漸台。又作一鼎,其文曰:“君臣之鼎。”並小篆書,三足。

後漢光武建元元年鑄一鼎,其文曰:“定天下,萬物伏。”小篆書,三足,高九尺。

明帝永平十年鑄一鼎於洛水,高六尺。其文曰:“蛟龍伏。”大篆書,三足。又鑄一鼎於穀水,高五尺。其文曰:“穀洛。”小篆書,四足。

章帝元和二年於北嶽鑄一鼎,高四尺,無足。其文曰:“鎮地鼎。”小篆書。

安帝延光四年鑄一鼎於少室山,其文曰:“承露鼎。”小篆書,四足。

順帝永建六年鑄一鼎於伊水,名曰“魚鼎”高四尺,三足。

靈帝嘉平元年鑄一大鼎,埋之鴻都門。其文曰:“儒鼎。”古書,三足。

漢官儀曰:開陽門夜直樓上帝因作一鼎,其文曰:“柱鼎。”一足,如馬蹄。

蜀先主章武二年於漢川鑄一鼎,名曰“克漢鼎”。埋之丙穴中,八分書,三足。又鑄一鼎沉於永安水中,紀行軍奇變。又於成都武擔山埋一鼎,名曰“受禪鼎”。又埋一鼎於劒口山,名曰“劒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跡。又,時龍見武陽之水九日,因鑄一鼎像龍形,沈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