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憤怒公牛也會笑(1)(1 / 3)

實業夢想遭遇挫折,多方出擊尋求突破。迎娶第二任妻子,但卻是一場短命婚姻。法國拍《浪人》,險遭陷害。轉戰喜劇世界,最終獲得肯定。

《盜火線》於1995年12月首映,評論界眾口一聲的褒獎並未使德尼羅頭腦發熱。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謹慎地挑選角色了,因為對一個角色“獲得授權”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雖然咖啡館和烤肉餐廳的生意很紅火,但翠貝卡中心的其他業務相對是失敗的。正如德尼羅所希望的那樣,紐約的電影製作在90年代得到了複興。1993年至1998年間,在這座城市用於影視製作的年投資總額已達到了25.7億美元,平均每年有21部影片在此拍攝。不過,就像在60年代一樣,大部分影片不是好萊塢的高成本大製作,就是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獨立製片。前者雇傭的都是加州的演職員,根本不需要像翠貝卡中心這樣的當地機構提供任何服務,而後者卻是囊中羞澀,完全倚仗自力更生。

意識到僅靠電影製作無法支撐中心的運營,德尼羅和簡·羅森塔爾決定進軍互聯網。他們推出了一款名為《最後勝地》的視頻遊戲,玩家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度假勝地而不得不與貪婪的開發商們開戰。詹姆斯·貝魯西、克裏斯托弗·裏夫和切爾等明星應邀為遊戲人物配音,但是這款遊戲被橫行市場的《古墓麗影》打得一敗塗地。德尼羅還與說唱歌手HeavyD和Q—Tip等一道成為一個推廣嘻哈音樂網站的股東。該網站在宣傳時聲稱:“德尼羅是電影界的成功人士,他認為嘻哈音樂是未來的朝陽產業。”2002年,德尼羅甚至把手伸向了陌生的倫敦音樂劇舞台,投資了根據皇後樂團的音樂創作的音樂劇《WeWillRockYou》。

迫於資金壓力,翠貝卡製片公司也改變了策略,決定隻投資有德尼羅本人參加演出的影片,以確保電影版權不流人他人之手。2000年的《波波鹿與飛天鼠》便是這一策略下的產物,這部結合了真人與動畫的電影改編自60年代的兒童電視卡通係列片。

作為一個演員,德尼羅依然享受著一流待遇,他的片酬雖不能與當紅偶像相比,卻保持著節節上升的趨勢,從《老大靠邊閃》的800萬美元漲到《拜見父母大人》的1350萬美元,又從《浪人》的1400萬美元漲到《大買賣》的1500萬美元。如今他已被迫接受那些10年前會被他扔出窗外的劇本。進人80年代,製片人賦予他挑選角色的機會越來越少,他們常常把他當成第二人選,分派給他的是別人不想演或演不了的角色。這對他的從影經曆是極大的傷害,他因此淪落到為類型片打工的地步。

僅僅1996年一年中,德尼羅就拍了三部電影,其中沒有一部能稱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根據洛倫佐·卡卡特拉的原著改編的《沉睡者》講述的是4個兒童教養院的夥伴在成年後向強奸和虐待過他們的管教實施報複的故事。他們中的兩人長大後走上了黑道,並因槍殺管教而被捕,另外兩人一個是報紙記者,另一個是地方法院的助理法官,他們力爭要幫助昔日的夥伴免遭死刑。達斯汀·霍夫曼飾演在這場救贖行動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著名律師,而德尼羅則扮演鮑比,一個為了支持這些心靈上受到傷害的孩子們而背棄自己的諾言的神父。

德尼羅的角色遊離於情節主線之外,大部分時間裏他隻是一個局外人和旁觀者,缺乏對其背景的交代。很多評論家對原著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認為它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非取材於真實事件。德尼羅對此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我相信這是真的。我與卡卡特拉麵對麵地交談過,對他深信不疑。我知道很多人對孩子們遭到強奸這一情節持有懷疑態度,但我相信這是事實。在監獄裏,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在《狂迷》於1996年8月上映之際,德尼羅已經以飛快的速度完成了他在《馬文的房間》的角色。不過,他在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身份不是演員,而是聯合製片人。他找來了老朋友梅麗爾·斯特裏普扮演李,一個為了醫治自己的血癌而返回闊別已久的家庭尋找骨髓捐贈者的女人。早在五年前,斯特裏普就接到了德尼羅的電話,“他在電話裏告訴我,他手上有斯科特·麥克弗森的劇本,而編劇本人想自己擔任導演。由於斯科特此前從未拍過電影,我想我應該先看看劇本,所以我帶上了兒子亨利,當時他隻有12歲。我們很喜歡這個故事,它真的很有趣。”

不過,當時安排給斯特裏普的是李的妹妹貝西這個角色,而斯科特更傾向於讓安吉麗卡·休斯頓扮演李。“幾年後,當鮑比再來找我時,他和斯科特·魯丁已經買下了版權,並且有了傑瑞·紮克斯這樣一位真正的導演,”斯特裏普說,“但是我不想演貝西。我剛剛拍完巴貝特·施羅德的《天倫劫》,我不能總是演好母親。所以我說,‘讓我演那個不好的女人吧!”’

李和貝西這對姐妹最終是由斯特裏普和黛安·基頓飾演的,她們與扮演李的縱火狂兒子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一道成為《馬文的房間》的主演陣容。德尼羅扮演的沃利博士平淡無奇,實足浪費了他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