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托起地球的人阿基米德(1 / 2)

在古希臘敘拉古城,有一天,人們忽然看見大學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前212)竟然光著身子衝出浴室,邊跑邊嚷:“找到了!找到了!”他瘋了嗎?沒有。他是在洗澡時在水盆裏受到啟發,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從而找到了銀匠在金王冠裏摻銀的秘密。他是為此而興奮得忘乎所以了。

事情是這樣的。敘拉古國王艾希羅曾交給金匠一塊黃金,讓他做一頂王冠。王冠做成後,國王拿在手裏覺得有點輕。他懷疑金匠摻了假,可是金匠以腦袋擔保說沒有,並當麵拿秤來稱,結果與原來的金塊一樣重。國王還是有些懷疑,可他又拿不出證據,於是把阿基米德叫來,要他來解決這個難題。回家後,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當他跳入池中時,水從池中溢了出來。阿基米德聽到那嘩嘩嘩的流水聲,靈感一下子冒了出來。於是他從池中跳出來,連衣服都沒穿,就衝到了街上。原來,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相同質量的相同物質泡在水裏,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相同。如果把王冠放到水裏,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與相同質量的金塊的體積相同,否則王冠裏肯定摻有假。

阿基米德跑到王宮後立即找來一盆水,又找來同樣重量的一塊黃金,一塊白銀,分兩次泡進盆裏,白銀溢出的水比黃金溢出的幾乎要多一倍,然後他又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泡進水盆裏,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塊多,顯然王冠的質量不等於金塊的質量,王冠裏肯定摻了假。在鐵的事實麵前,金匠不得不低頭承認,王冠裏確實摻了白銀。煩人的王冠之謎終於解開了。

這次試驗的意義遠遠大過查出王冠摻假的秘密。阿基米德從中發現了一條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等於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這條原理後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現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測定船舶的載重量。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誕生於西西裏島的敘拉古(今意大利錫拉庫薩)。他出身於貴族,與敘拉古的赫農王有親戚關係,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他十一歲時,借助與王室的關係,被送到古希臘文化中心亞曆山大去學習。

亞曆山大位於尼羅河口,是當時文化貿易的中心之一。這裏有雄偉的博物館、圖書館,而且人才薈萃,被世人譽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這裏學習和生活了許多年,曾跟很多學者密切交往。他在學習期間對數學、力學和天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在他學習天文學時,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星球儀,並用它模擬太陽、行星和月亮的運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現象。為解決用尼羅河水灌溉土地的難題,他發明了圓筒狀的螺旋揚水器,後人稱之為“阿基米德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