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經叛道,什麼叫離經叛道,這就是離經叛道。
蔡邕呆坐良久,心中的激蕩方才開始平息。他帶著驚疑地望了葉成一眼,心裏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想不通這個年不及弱冠的少年,為何能有如此心境。一首詩歌,竟是把風行漢國百載的儒家學說踩在了地上。何人有此膽量,對儒家的批判,對殺伐的褒揚,竟是如此的尖銳。
蔡邕是真不懂,到底是什麼情況下,這個少年才會衍生一種如此與正道相背德想法?
“那你會殺好人嗎?”正在蔡邕為葉成的發言而驚悸的時候,在他的身邊,一把脆生生的聲音響起了。
“我隻對敵人狠。”葉成就如一個父親在女兒睡前回答女兒幻想般地笑著回答。
“那如果你的敵人是好人呢?”
葉成閉上了眼睛,雙手環抱,思索了一陣,然後他睜開雙眼,用著與年齡不符的落寞笑容說道:“隻要他不把我向死路上逼,我想我應該下不了手吧。看來我還算是一個人。”
葉成又閉上了眼睛,嘴邊還掛著一絲莫可名狀的笑容。
“你雖然是又黑又醜,但是還不算是無可救藥。”
脆生生的聲音在麵前響起,葉成睜開了眼睛,看到的是一對大眼睛,一眨一眨,充滿靈氣的水靈靈大眼睛。葉成把身子往後仰了仰,使自己的視覺變得更寬廣,然後他就看到了一張臉,一張五官精致,白白嫩嫩的臉,是小蔡琰的臉。
看著趴在身前案幾上,眨著大眼睛望著自己的蔡琰那天真可愛地連臉,葉成不自覺地伸出手去,笑著在小蔡琰的小腦袋上摸了摸。
“琰兒,回來。”與之前不同,這一次,蔡邕的聲音中真正地帶上了父親的威嚴。
聽著父親暗含怒氣的聲音,小蔡琰臉上閃過了一絲驚慌,然後她低著頭,向著蔡邕走去,當小蔡琰快要回到父親的身邊的時候,她回頭向葉成望了一眼。葉成此刻從新閉上了眼,沒有看到這個眼神,但是童淵和趙雲太史慈卻是看得清楚,那是一個很奇怪的眼神,很平靜,很好奇,很開心。
“劍英,你這想法,不妥。”看著乖乖坐到自己身邊的女兒,蔡邕斟酌良久才向葉成說出了一句話。
“哪裏不妥?”輕鬆的語氣,輕鬆的笑,葉成輕鬆地問道。
“這個……”蔡邕本想說些什麼,但是話到嘴邊,卻又什麼也說不出,仔細一想,似乎也沒有什麼能說的?
想了半響,蔡邕最後隻能搖了搖頭,轉向童淵說道:“天時已晚,若是各位還沒住處,不嫌棄地就在鄙舍將就將就如何?”
童淵轉頭望了望趙雲和太史慈,見兩人都沒意見,又望了望葉成,見葉成還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沒有表態,童淵即向蔡邕拱手說道:“那就打擾了。”
到了晚飯時候,蔡邕的妻子回來了,身邊還帶著一個十多歲的少女和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蔡邕向葉成等人介紹,那少女是蔡琰的姐姐,叫蔡琬,而那個小男孩則是蔡琰的哥哥,叫蔡璣。
葉成聽著蔡邕的介紹,對這兩位沒有在曆史上有明確記載的蔡琰的親生姐姐和親生兄長。隻見蔡琬生得一副瓜子臉,皮膚白嫩,臉上一對剪水鳳眸,配著挺直的鼻梁,如櫻紅唇,弱柳扶風的纖纖身形,舉止也是彬彬有禮,一副典型的嫻靜典雅的東方古典美人的形象,與小蔡琰是完全不同;至於蔡璣,生得也是粉雕玉琢,行止規矩,隻是眼中的靈氣卻是比不上他的兩個姐妹。
葉成對蔡琬姐弟的印象都不錯,隻是葉成和兩姐弟見麵的時候,葉成正以報答蔡邕的留宿之恩為由在廚房裏忙活著,所以蔡琬姐弟對葉成這個擅於烹調的男人印象很是深刻。
而當葉成把他在前世為了省錢所著意學習的廚藝徹底展現在蔡邕一家人麵前的時候,蔡邕一家子的驚訝更是無以複加。而在蔡邕一家人被葉成的廚藝所震驚的時候,一旁已經習慣於由葉成負責夥食的童淵一行人卻是在狼吞虎咽著,這些大快朵頤的動靜驚醒了蔡邕一家,提醒著他們不要光顧著看,及早品嚐才是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