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皇帝召見?”看著眼前目不斜視,一臉恭敬的小太監,葉成一臉的不相信。
“是的,幾位先生護駕有功,陛下有旨,特宣各位有功之士入宮覲見。”小太監很自覺地過濾了剛剛葉成語氣中的不敬與懷疑,一臉公事公辦地耐心向葉成等人說道。
聽了小太監的話,王越和童淵兩個長輩自然是很高興能看見自己的晚輩獲得了一個一步登天的好機會,但是葉成、趙雲和太史慈三個當事人互相望了一眼,臉上沒有什麼興奮的神色。
“有問題。我們三人一沒權勢,二沒背景,即使這次立下大功,這大漢皇帝也沒有理由要親自召見。肯定是有人在皇帝麵前著意提起了我們,讓皇帝對我們留上了心,再加上一些別的原因皇帝才會召見我們。最有機會促成這一局麵的,應該就是剛剛跟著小太監進宮的曹操和吳班了。但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我們這樣的布衣,他們即使是有心拉攏,也應該是等自己的封賞確定以後再通過上官替我們討要賞賜才對,但是他們居然現在就把我們的事情告訴了皇帝,看來我們是被人算計了。”一瞬間,葉成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同時眼神也變得如刀般鋒利,看得那小太監不自覺地打了個冷戰。
葉成心中在為化解對方的算計而不斷謀劃,一邊的太史慈卻是在計算著這次覲見是否有可能為他和刁秀兒掃清門不當戶不對的問題。自從上元節燈會以後,葉成就第一時間把刁秀兒是王允義女的身份告訴了太史慈,同時告訴他王允身為清流名士,對於門戶地位是很看重的,如果太史慈想和刁秀兒修得正果,那太史慈就必須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地位名聲。所以隨後的一個月裏,太史慈無時無刻不在為這事情煩惱,即使是他和刁秀兒在一起遊玩的時候太史慈心中也沒辦法把這事情放下,反倒不如說,太史慈越是和刁秀兒打得火熱,他心中就越是為此事煩惱。
因為兩人現在年紀不大,即使兩人之間現在是打得火熱,但隻要兩人沒有大膽到不顧禮教走出那最後一步,那王允也沒理由不讓他們兩人見麵,但是等到再過一兩年,刁秀兒十七、八歲的時候,如果太史慈還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官職在身的話,相信就算他和刁秀兒愛得再死去活來,王允也是不會讓刁秀兒嫁給他的。畢竟王允聲名在外,又在官場沉浮多年,再加上現在又有大將軍何進做後台,有如此多地資本在手,不難想見不久的將來王允就是又一個朝中大員,到時候以王允的身份是不可能讓自己的義女嫁給一個白身,以致“門風敗壞”的。
所以當這次雒陽動亂,太史慈就覺得這也許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自己進入仕途的機會,但是當太史慈在麵對這個對普通人來說夢寐以求的機會時,他卻又保持了足夠的冷靜。
“這次進攻覲見,想來陛下應該對我們幾個都有封賞,但是先不說這次立下頭功的是劍英和子龍,和他們相比,我剛剛雖說也有殺敵,但是畢竟死在他們手下的叛賊更多,所立功勞也是他們最大,就是皇帝要對我們封賞,我們也隻是平民百姓,背景幹淨,皇帝最多也隻能封我們幾個一個校尉職,而且很有可能這個校尉還是在一些沒機會上戰場的弱軍當中。如果是這樣,那我就失去了繼續建功立業的可能了,這樣又要如何與那王允提親啊。”想著想著,太史慈越來越覺得這次覲見是弊大於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