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六(1 / 2)

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正月初一。

月亮已經下去了,可太陽依然沒到露頭的時候,天空是一片的黑沉,朔風吹過,帶著幾許雪花,此時充斥著雒陽的,是一片陰冷。

“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崇德殿中,燈火輝煌,掃盡了四周的黑暗,黑漆的殿門掩上,遮擋住了外頭的寒冷,在群臣的山呼敬拜之中,劉宏坐到了禦座之上。

半醉半醒的劉宏掃視了殿中百官一眼,不耐煩地打了個哈欠,昨夜他一個人喝了一夜的酒,直到剛剛都沒有合眼休息,如今實在是累得不行,可是正月初一的大早朝不比其他時候,即使劉宏再不願,也必須打起精神,主持好這新年的第一場朝會。

深吸一口氣,劉宏強打起精神,運足中氣,朗聲說了一大堆諸如“眾愛卿勞苦功高”、“眾愛卿公忠為國”、“今年百業升平”之類的好話和祝願,而殿下百官也會適時地回應兩句“陛下聖明”或是“天佑大漢”之類的,雖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但不管是皇帝還是臣子都是異常認真。

一番作秀下來,君臣雙方都感到了一股子勞累,而長篇大論的劉宏更是覺得嗓子冒火,熱血上頭,身子更是一陣發虛,幾乎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一番精神轟炸下來,按照慣例,本應是劉宏賜下一些酒食,算是意思意思地慰勞百官一年的辛勞,然後這朝會也就完美落幕了,可是剛剛過了一個烽火戰亂的中平元年,這新年劉宏似乎也沒有能過得好一些的樣子。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出列的是袁逢,這老頭不知是否之前的平叛戰爭牽扯太多,消耗了他太多精力,讓他的臉容顯得有點枯槁,隻是他的眼中神光依然充沛,臉上有一股得意的紅潤。

眾人看向袁逢,不禁有點驚訝,自從靈帝登基掌權以來,這新年朝會還是第一次有人會跳出來說有事上奏,同時,他們也知道,以袁家的身份和地位,會趕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那麼這次上奏怕是所謀不小啊。

“啟稟皇上,去年涼州叛逆作亂,禍亂我三輔重地,幸得張司空及眾將士戮力死戰,弭平叛亂,可謂是勞苦功高,然及此新年之際,眾將士卻因禍亂新定,被迫坐鎮前方,不得回家共敘天倫,臣思之,心中感念將士英勇之外,嚐覺愧疚,故臣如今懇請陛下當即宣封前線有功將士,並賜下賞賜,讓將士們能感受陛下恩德。”

袁逢一番話下來說得是冠冕堂皇,但是今天朝堂上可是站著不少老狐狸,袁逢尾巴一翹起來他們就知道袁逢所求為何了,無它,為自己人請功而已,不過為了不做得那麼露骨,讓別人說他袁家急功近利,所以才用所有的平叛將士做個幌子,用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順便還能撈個好名聲,一石二鳥。

果然,劉宏在聽了袁逢一番合情合理的說辭以後也不多做思考,隨手便同意了袁逢所奏,而等到袁逢在劉宏示意下把手中奏折上的有功將士和建議的封賞讀出來以後,不出意外地眾人在其中便聽到了好幾個袁家人的名字,其中就包括了袁逢的長子袁基,袁逢推薦他為太子少傅。

這麼一來,原本還隻是抱著看戲的心態,盤算著是否能搭上袁逢的順風車為自己謀點利益的百官,眼神突然同時一凝,心裏的輕鬆也都瞬間收拾幹淨,密切關注起事件的發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