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六 北地槍王(五)(2 / 2)

開玩笑!一萬騎兵剛剛陣型還散亂得像是拉散兵線一般,綿延好幾裏路,如今居然想要在和敵人相距不到七百步的時候結陣?距離再遠一倍還差不多,七百步?還不等你結好陣,對麵的騎兵就衝鋒過來了,到時候結陣不成反倒像是刻意送死一般,變成活靶子讓對方練手了。

可惜楊秋雖是發現了情況,可終究反應慢了一點,或者說要讓他的部下反應過來時間太緊了一點。

兩側的羌人騎兵還好一些,因為距離遠,還沒走到地上就發現對麵已經快要衝到麵前了,所以不等楊秋命令傳到,他們便自覺地往兩邊一散,一個是自己要逃得性命,另外也是想為同伴留出足夠的回轉空間。

可是中間的一群羌人騎兵,直麵著西涼騎兵的衝鋒,他們感到的壓力最大,而早已經曆多次戰爭的他們當然也知道騎兵麵對麵衝鋒,一個緊湊的陣型有多重要,所以他們不等楊秋下令,第一時間便憑借經驗以最快速度自動集結起來。

可是可惜以往的戰爭他們隻是作為士兵參戰,沒有作為騎兵統帥經驗的他們還是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失誤,以至於等西涼騎兵殺到麵前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集結成陣的羌人騎兵就隻有他們這處於中間位置的兩千多人,其他同伴不是來不及趕到就是幹脆往一旁散開,隻剩下他們以弱勢麵對著對麵的敵人。

而等楊秋命令下來,他們早已距離西涼騎兵隻剩下三百多步的距離了,這個距離,他們連轉向的空間都不夠。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硬著頭皮向對麵發起反衝鋒,可是這時候他們卻又悲哀地發現,他們之前因為在等自己的同伴集聚,所以放慢了奔行速度,此時再想把馬上提高到衝鋒的速度已經不可能了。

陣型厚度不如敵人,衝鋒速度沒有提起,麵對西涼騎兵的衝鋒,那兩千羌人騎兵毫無勝算可言。可是你要讓他們束手待斃卻是不可能,在雙方距離近得都能看到對麵騎士充血的雙眼的時候,兩千羌人騎兵紛紛發一聲喊,舉起手中馬刀,拚了命地猛踢馬腹,本著“殺一個夠本兩個有賺”的中心思想,凶狠地往西涼騎兵殺去。

可是羌人騎兵再凶狠,他們已經先機盡失,要扭轉劣勢本就難如登天,更何況對麵還有一個鋒銳無比的“箭頭”?

“殺!”

一聲斷喝,張繡一手拉緊韁繩,身子往前一傾,右手貫力而出,長槍頓如閃電而出,一抹冷光閃過,頭前一個羌人騎兵咽喉處便有大蓬的血花夾帶著點點肉碎當空爆開,為戰場增添了一抹豔紅。

長槍一收,張繡隻是手腕一轉,手臂打橫一劃,槍鋒便又劃破了另一個羌人騎兵的咽喉,可是張繡卻動作未停,左手一拉韁繩,控製著胯下戰馬往左一踏,讓開了一柄直砍麵門的馬刀,然後瞬間擰腰,背脊一挺,長槍再從左往右向下一劃,側身而過的那個羌人騎兵後頸立馬斷裂,在鮮血狂飆的同時身子兩下抽蓄,便掉落馬下,被你來我往的兩個馬群踩成了肉醬。

有張繡開頭,羌人騎兵遲鈍的陣勢輕易地便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隨後五千西涼騎兵緊抓戰機,迅速跟進,把缺口越衝越大,這到把羌人騎兵的陣線整個撕裂,隨後便是一麵倒的屠殺,羌人騎兵的陣勢仿佛是被壓路機碾過一般,兩千羌人騎兵居然全都緊貼地麵變成了一隊肉麵。

一輪衝鋒,楊秋便損失了兩千部下,西涼軍卻損失了不過兩百人不到,巨大的戰損差,讓兩側及時逃離的羌人騎兵直抽涼氣。

馬騰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他們不是應該像那些困守漆縣的西涼軍一樣,被他們攆著打的嗎?

羌人騎兵不知道,他們麵對的根本不是什麼馬騰軍,而是攻破射姑山大寨,恢複了士氣和信心以後,表現出了應有實力的西涼軍。

所有的羌人騎兵還在為西涼騎兵的強悍而震驚,連調轉馬頭重整陣型都忘了,如此一個大好機會張繡可不會放過,連續地對羌人騎兵發起了進攻。

然後,就像衝鋒前張繡的估算一樣,三個回合,三次衝鋒,一萬羌人騎兵便被衝得士氣全無,陣型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