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荀彧府邸前。
這幾天荀彧很忙,忙什麼?忙著封箱裝車。在五天以前,董卓下了命令遷都長安,所有人,不管是西涼軍還是別的高官權貴,又或是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下三流的罪犯,全都要打包行李,跟隨董卓手下大軍前往長安。
董卓命令一下,全城嘩然,一些人認為董卓這是怕了討董聯軍,想要外逃,可是荀彧知道不是。董卓遷都的理由,荀彧知道得一清二楚,隻是每次想起這個理由,他心裏總會感到一絲淡淡的憂懼。
他被葉成拉入計劃當中時間不長,荀攸在找上他的時候也沒有把所有的細節都告訴他,可是憑借著自己出色的頭腦,荀彧還是推算出了葉成計劃的大概。五年了,葉成暗中的動作一直隱藏了五年,直到五年後的如今,那些布置已經開始一一顯示威力了。
誅何進,誅十常侍,董卓坐大,皇室分化北遷,群雄亂戰,遷都長安,一切都在葉成的計劃之中,而一開始畫給他的複興漢室的那張大餅也是越來越有眉目了,可荀彧卻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心裏卻依然有著一層厚厚的陰霾。
計劃很不錯,複興漢室的情況也確實是他所求,可是計劃的最終結果他卻看不透,因為他看不透葉成這個人,所以他看不透葉成所求的到底是什麼,自然也就看不透事情發展到最後會是什麼樣子。
葉成是想自己做皇帝嗎?還是真的想要複興漢室?抑或他隻是想要裂土封王,割據一方?不知道,荀彧猜不透,看不明,他隻知道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在按葉成的計劃在進行。對此,荀彧隻是無奈,智者最不喜歡的便是被人算計掌控,這對智者而言既是因為驕傲於自身的指揮,卻也是因為情逢敵手,其間鬥智的樂趣總是會讓他們樂此不疲,隻不過這一次荀彧卻多少有一點想要舉手投降的意思。
沒辦法,麵對著當時四大謀士,再加一個他看不懂而且還總能給人以驚喜的葉成,以他一人之力終究是有點力不從心。
不過看在對方的計劃確實能為漢室複興帶來實在的好處,那麼即使無法主導計劃,和對方的合作也應該是題中應有之意,所以當初他才會把徐晃隱藏起來,然後等到北地叛亂,徐晃出手,既把韓遂趕了回去,不讓他有機會進軍雒陽成一朝權臣,也在後方為董卓埋下了隱患,牽扯住了董卓的兵力。
而這卻也是葉成計劃中的一環,不止要在董卓後方釘下一顆釘子,而是兩顆。一顆直釘著董卓的尾巴,如今這顆釘子是韓遂;一顆同時還要釘著韓遂的尾巴,讓他投鼠忌器,如今這顆釘子是馬騰。
西北的格局已經定調了,隻等最後的棋子就位,那麼未來十年西北都將不再是問題,漢庭將不再為此頭疼。
接下來荀彧要做的便是繼續潛伏在董卓手下,伺機而動了,不過在這之前,在不破壞計劃的前提下,在葉成幾人的不出意料之下,荀彧再為自己的理想,漢室的複興多加一些籌碼也是可以的。
就如現在荀彧在裝車的那些孤本、秘本、絕本、珍本。沒錯,在董卓已經下令遷都,所有人都在忙著裝車自己的身家財富的時候,荀彧卻並沒有理會自身那不管是在位高權重者還是商賈之人看來都是寒磣的家財什物,而是吩咐家裏仆人光明正大地把皇家書庫裏的各種書籍打包運走。
皇家壓不下諸侯大漲的聲勢,那便用實在的好處來吸引人才。
對士人來說,書,便是最大的好處。
三天以來,荀彧一直在忙著搬書,可是盡管他已經裝了整整十八輛大車,滿滿的全是書籍,卻也隻是把東觀和蘭台裏的藏書搬出來了十之四五,還有大量的藏書沒留在書庫之內。
“沒有時間了。”看著皇宮外正瘋狂掠奪著的西涼軍,荀彧的眼裏開始變得焦急,“董卓如此急於搜刮財物,是要把雒陽搬空,然後再放上一把火,連雒陽城也變成堅壁清野的一部分,聯軍久戰疲憊,又在雒陽得不到補給,還要為了賑濟百姓消耗糧草,到時候聯軍之內必定有人思退,苗頭一起,爭執比多,聯軍進軍步伐必定受阻,董卓便有時間從容布置。董卓根基在涼州,那裏必定還留有大軍,遷都長安,董卓收縮了防線,手中軍隊的調動便會多出不少空間,那時候別說聯軍是否能取下董卓項上人頭,就是能否維持住和西涼軍之間的對恃都會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