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九(1 / 2)

“張燕,你的答複呢?”

梁習站在那裏,任憑張燕如何咬牙切齒,望向他的眼神又是如何凶狠,他隻一臉自若地微笑著。

“梁習,你欺我太甚!”

良久,梁習依然故我,神態自若,反倒是張燕有些受不了一旁那許多小頭領的逼視了。

“欺你?張燕,我何曾欺辱於你?我這次來不過是給黑山軍的各位一條活路罷了。”

不屑一笑,梁習看著猶自不甘的張燕,用一種強勢的語氣給一旁那些動搖了的小頭領火上澆了一把油。

招降黑山軍,本就是葉成計劃的一環,隻不過因為徐州黃巾事變,所以被戲誌才提前了實施而已。

黑山軍在上次中了葉成的挑撥之計而分裂,隨後分裂的兩部人馬又經過了幾次不大不小的衝突,使得元氣根基進一步損傷,而在此其間,許多勢力弱小的小頭領因為實在不想卷入內鬥之中,生怕被兩大頭領當成炮灰犧牲,所以紛紛脫離張燕和楊鳳手下而去。

可是當這些小部落一離開,生存的難題便又馬上讓得他們愁白了頭發,以前依附在黑山軍旗下,人強馬壯還能靠劫掠郡縣得些糧食,可是出走後他們卻是人丁單薄,連一個小一點的縣城都未必能打得下來。有些小部落想要聯合,可是卻因為受之前黑山軍中的內鬥,許多小部落之間互相都有所猜疑,於是便也沒有成功聯合的例子出現。

不聯合,這些小部落就沒有足夠的人手進行劫掠,可是不劫掠他們能怎麼辦?擇地耕種?這大山之中讓他們要到哪裏才能找到足夠的耕地?別忘了,他們可不隻是隻有區區數百士兵,他們還有數倍甚至十倍於士兵的家眷要照顧,耕地不足,自然種不出足夠的糧食,那麼那些家眷的時候便隻會活活餓死。

可是不種地他們怎麼辦?劫掠嗎?一眾小頭領正為此傷透了神,卻在這時候聽說之前一批投降朝廷的黑山軍卻是生活紅火,豐衣足食,這消息瞬間便吸引了許多小部落的頭領注意。

不須多做猶豫,已是麵臨生死存亡的這些小部落很快便派了人去定襄確認情況,然後得了準信的他們便紛紛啟程往定襄而去。

這一下子,定襄那小小的地界上便增加了不少的人口,糧食、住處、戶籍登記、田地分派等等等等,樣樣繁瑣得叫人頭疼,而梁習既身為郡丞,平日公務繁忙自然不可能專管此處事務,於是乎他叫來了自己讀書時的好友溫恢幫忙,得此能吏相助,終是把所有事情處理得妥妥帖帖。

投降的黑山軍得以安身立命,定襄郡多了七萬人口的軍屯,正是兩相得利,互利雙贏。

數年時間過去,張燕還帶著手下在大山裏艱苦奮鬥,山下投降的黑山軍卻是個個奔小康,生活富足,兩相對比,張燕手下得了消息,自是有許多人人心思動,想要下山一探究竟,甚或是直接就一去不回。

要不是張燕軍權在手,又行的是強權管治,這麼幾年過去,他手下怕是早就沒人,而他自己則成光杆司令了,畢竟他的手下對他再忠心,他們也要為家人考慮不是?亂世草民,所求不過一頓溫飽而已,而跟在自己身邊,連張燕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為他們帶來他們所想要的。

不過縱使張燕暫時壓下了手下的鼓噪,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若是他再繼續困守山中,總有一日會有人忍受不住艱苦離他而去,甚或直接就是舉兵造反,砍下他的人頭。而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是必須要找到一處安身立命之所。

可是這安身立命之所又豈是能容易獲得的?當初張燕是想著越過並州邊界,侵入幽州境內的班氏,以此地作為根基,可惜他想的很好,實際上他卻無法奪下班氏,不為別的,就因為他遇到了高覽。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