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聽顧元歎言,江夏布留餘子之事進展十分順利?”
一間小書房,不見之前群臣相隨,四周的奴仆、侍人被盡皆遣去,隻餘三兩謀士高智者穩居座前。一旁,袁方默默提起火爐上的茶釜,為袁術及眾人斟上一碗茶。
麵前的茶碗正散發著嫋嫋的香氣,可是一副低眉斂目的陳端沒有去碰那碗香茶,隻是張開口,用著不急不緩的語調向袁術說道:“那是荊州蒯家有意相讓。”
陳端,字子正,廣陵人,少有才名,與同郡張昭、張紘、秦鬆並稱賢士。袁術攻略江東,江東二張見趙雲、葉成已是據有北疆,朝廷又是雄兵當道,都是對袁術前途心有顧慮,所以數請而不就。可是陳端和秦鬆二人卻是認為袁術割據江東已漸成氣候,此時前往正是博取富貴之時而欣然投到了袁術麾下。
憑借著能與二張並駕齊驅的遠見卓識,陳端與秦鬆很快就在袁術手下站穩了腳跟,甚至還成了袁術的心腹幕僚。
“蒯家......此是何意?莫非他們已是有心投於吾手下?”說著,袁術眼中閃現出了絲絲精光。蔡家已經成了袁術內應,若是此時再得蒯家投效,荊州兩大世家盡為手下,那荊州便是唾手可得了。
“應該不是。”可是馬上,陳端就給袁術澆了一盆冷水,“若是蒯家有心投效,為免朝廷猜疑,或是與主公手下有所衝突,其應該求教於蔡瑁,由其暗地裏引薦才是正理。可如今蒯家卻是直接與我等拉上了關係,無異於與朝廷撕破臉皮,鮑信乃是朝廷死忠,豈會任由蒯家如此猖狂?鮑信手上掌有大軍,若是一心澆滅蒯家,蒯家根本無還手之力,蒯良兄弟素有智計,豈會不知其中道理?而既然蒯家敢如此行事,想必有所憑持。”
“什麼?”
“拉攏的價值。”
看袁術露出不解,秦鬆立即接著好友的話頭解釋道:“隻要讓朝廷覺得他們蒯家仍處中立,還有拉攏的可能,蒯家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蒯家如何做到?”
“拐著彎向朝廷示好。”
“拐著彎......對,若是直接向朝廷示好,那便斷了吾這一條路,以蒯家之前左右搖擺的作風,確實不可能。隻是,拐著彎......蒯家要如何拐法,子魚?”說著,袁術目光轉向了一旁另一位心腹謀士華歆。
“武陵王。”麵對袁術的動問,華歆隻是簡簡單單地說了三個字。
“武陵王?對,劉信封王獨居一方,可是他乃是劉協親弟,他背後站著的就是朝廷;可是他畢竟已經封王,他的立場更多的應該是代表著他自己,蒯家向武陵王示好,正正可以告訴朝廷他們還沒徹底倒向於吾,還有拉攏的機會。這蒯良兄弟真是好算計。”經過三個心腹謀士的解說,袁術終於是恍然大悟。
“接下來吾該如何?”
喝過茶碗中的香茶,袁術舉目看向眾謀士,他的眼中竟然跳躍著絲絲興奮,可是等他的目光落到從始至終一言不發,甚至連眼睛都未曾張開過,就像是老僧入定了一般的魯肅身上時,他的臉色又沉了下去。
“回主公,”沉默了一陣,最終還是陳端率先開口說道:“蒯家示好,既是對主公大業無礙,又合乎我等先前謀劃,那麼主公便不需有何擔憂,盡管接受蒯家好意,盤下蒯家的商鋪,讓我們的人進駐其中。”
從魯肅身上收回目光,袁術想了想,最後是點了點頭,隨機吩咐幾人按計劃行事,盡快安排人手進駐江夏。
“方兒,你有何看法?”等到一眾謀士魚貫離開,袁術當即轉向一旁留下的袁方,臉上一切的輕浮和躁動瞬間消失無蹤,變得沉穩而老練。
“回叔......叔父,”到得現在,袁方還是不大習慣親昵地稱呼袁術為叔父,“各人雖是心中想法不同,不過所言倒是中肯,叔父確實不必有所顧慮,隻照謀劃而行即可。”
“嗯。”袁術認可地點了點頭,然後便是一番長久的沉默,袁方也是靜靜地等在原地,整個書房裏隻有茶釜裏的茶水在火爐將盡的餘熱之下,發出幾聲“咕嘟咕嘟”的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