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一(1 / 2)

深夜,小書房,一副巨大的地圖之前,龐統丟下了邯鄲淳等人,讓他們自個回去巴州複命,而他卻留了下來,纏上了法正,他要見證對方就是他一直在找的人。

地圖就鋪在地上,四周是被胡亂掃開,堆在一起的書冊竹簡。就在如豆的燈火,龐統和法正緊緊注視著地圖。地圖是法正畫的,很粗糙,隻是大略地標出了方位和一些勢力的所在。

凝神看著地圖,許久後龐統開口了,語氣竟是有些躍躍欲試:“南中……將有大亂。”

法正沒有接話,隻是依舊看著那副自己畫的地圖,直等到龐統徹底沉默下來,他突然上前,拿起筆,在地圖上劃去了兩個勢力的名字,然後畫上一個圈,連起了另一處勢力的圖標。

“孟獲。”看著地圖上被法正標示著,勢力已經占去了地圖上一半空間的名字,龐統舔了舔嘴唇,眼裏有著閃爍的精光。

“孝直可有應對?”又過了許久,龐統見法正還是沒有開口的打算,便是主動出聲問道。

“何必應對?”

法正轉過頭來,一臉奇怪地看著龐統,仿佛他剛剛是問了一個很好笑的問題。而至於他的反問,龐統是一陣哈哈大笑:“沒錯,沒錯。何必應對?讓麻煩的事情聚到一起,一次解決豈不幹淨利落?”

讓那孟獲統一南中,然後再出手把他收服,將整個南中納入掌控,豈不比現在就壞掉袁術陰謀,然後一次又一次地防範南中起而反複的作亂要更有利於曹操?

兩個智謀超群之輩,不過瞬間就已達成默契了。

“孝直此圖打算何時上呈曹公?”

“隻等士元代為引薦。”

法正一直就在等待著一個適合的時機投到曹操麾下,既能得曹操重視又能體現自己的不凡,而如今雖然龐統的出現和直接有些出乎他的預料,卻無疑是一個合適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而對於法正的回答,龐統是滿意地哈哈大笑。

…………

十裏亭,在大漢境內叫這個名字的涼亭隨處可見,要說這十裏亭和其他地方相比有什麼不同,應該就是熱鬧了。

相比於其他地方的十裏亭四周冷冷清清,這處位於武陵郡新溪城外的十裏亭,四周是人聲鼎沸,數支商隊旗幟分明各據一方在休息,涼亭內外更有許多旅人行商駐留歇腳,其間穿梭著許多小販在兜售熱食茶水,這小小的涼亭一時間儼然成了一處小小的集市。

人群中,一個身著錦衣袍服的公子鶴立其中,在三、兩個健仆拱衛下,四周的販夫走卒都離著他遠遠的。

一陣風吹過,冷得讓得諸葛瑾打了個激靈,雖是武陵不似北地隆冬寒透骨,可也不是能讓他隻穿單衣便在外溜達的。他緊了緊衣領,然後便又是伸長了脖子看向遠方翹首以盼。他在等人,等他的兩個親人,他的兩個弟弟。

已經十年了吧?當年諸葛瑾和諸葛亮生母早亡,父親體弱多病,在三弟諸葛均出生不久,父親也和後母一同病故,三兄弟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長大。後來諸葛玄被任命為豫章太守,在他赴任其間經過襄陽,三兄弟因緣各自被龐德公和司馬徽相中收為弟子。

感慰於兄長遺孤能得名士教導,諸葛玄將三兄弟留在荊州以後便是單身赴任,卻不料此去居然便是永訣。

當年袁術圖謀江東,引黃巾禍亂揚州,豫章受此牽連,暴民蜂起,諸葛玄百姓亡於變亂之中。噩耗傳來,三兄弟自是痛不欲生,感懷叔父多年撫養之恩,便是要為叔父扶柩歸鄉。隻是當時諸葛亮不過十二、三歲少年,諸葛均更是懵懂孩童,唯有諸葛瑾身為長兄負起了這份責任。

後來等諸葛瑾一路艱難跋涉歸琅琊故裏,為諸葛玄守孝三年,又遇袁紹起兵謀反,戰火阻塞了道路。其間葉成又出奇計調空了徐州北部兵馬引青州袁軍來攻,諸葛瑾見無路可逃,又擔心家族根基受損,於是前往求庇於糜家。卻是糜竺見他談吐不凡,又將其引薦給了葉成,往後便一直在葉成手下效力,直至如今隨劉信落腳武陵,他已是有十年沒見過兩個弟弟了,心中是想念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