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口是一片連綿的丘陵地帶,因為剛好處於從五原南部荒野到北部諸城池的通路要道上,所以得名“百家口”。
百家口所在丘陵地帶緣於一處東西走向的山脈餘脈,到了百家口所在地點餘脈卻從東西走向換成了南北走向。南麵的丘陵高聳陡峭難以攀爬,北邊卻是坡度平緩有如平地,即使嬰兒也能蹣跚著爬上頂去;而在兩邊山丘中間,是一條相當寬敞的走廊,是扼守五原南北交通的陸上唯一通道,這地形在兵法當中稱之為“隘”。所以相對於伏擊來說,百家口其實更適合於設關堅守。
不過就是築起了關牆,因為北麵坡度平緩而開闊,實在難以阻擋敵人占據高點,俯攻關城,所以這隘口隻能防守由南向北的攻勢。偏生中原王朝就是處在隘口南方,北方所向卻是草原。若是在百家口設關,一旦關卡落入草原諸戎的手中,反倒是給中原王朝添堵。所以縱使百家口是五原南北交通要道,中原王朝卻從來沒有在這裏建起過一座關隘,為的就是避免有一天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固陽西北三十裏處,剛剛完成了一次對漢軍並不成功的襲擊的鮮卑正在休息。因為是輕裝上陣,所以鮮卑人並沒有帶上帳篷,所有人,包括軻比能,也都隻是背靠著同樣累得呼呼喘著粗氣的戰馬坐在地上,就著清水啃著並不可口的肉幹。
“大王,大王。”突然,一個鮮卑士兵繞過了四周散亂地坐在地上的同伴,急匆匆地跑向了軻比能,“大王,有兄弟說剛剛看到漢軍東麵有大量的塵頭揚起,像是有上萬的馬駒在奔跑。”
“什麼!?上萬的馬駒?難道是增援漢軍的騎兵?”士兵的話驚得軻比能從地上一跳而起,“我問你,看到那些騎兵往哪個方向去了沒有?”
“大王,消息是聽別人說的,小的並不清楚。”
“那還不快去問清楚!”
聽了部下呆呆的回答,軻比能是被急得大聲咆哮。對上臧洪和關羽的兵馬,雖然鮮卑是贏不了,可是憑著遠勝對方的機動力,鮮卑要逃是沒問題的;不過,繞過漢軍手上有一支萬人規模的騎兵,以漢軍騎兵的戰鬥力,別說拖延著鮮卑的腳步等關羽和臧洪統領大軍從後掩殺,就是這支騎兵本身就能給予鮮卑人重創了。可以說,漢軍手上有沒有一支萬人規模的騎兵隊可是關係著如今鮮卑人的生死,由不得軻比能不著急。
漢人怎麼會突然有一支萬人的騎兵增援,定州漢軍的戰馬本就不多,在雲中和定襄的時候還被我打掉不少,定州應該沒有多少騎兵了才對。難道是幽州的援軍?烏桓被幽州收複,所以幽州戰馬充足得很。可既然如此,幽州增援的騎兵會隻有一萬人嗎?難道說漢軍還會有騎兵增援?
軻比能一邊在那裏來回踱著步,一邊胡思亂想,而越想他就越是焦慮,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越來越猙獰。
“大王、大王。”軻比能正想著入神,剛剛那個士兵又急匆匆地大吼大叫著跑了回來,“大王,問清楚了,那個兄弟說那隊騎兵不是往漢軍軍營裏去的,而是往漢軍南麵去了。”
“南麵?”
聽了士兵的話,軻比能先是一怔,繼而臉色大變。漢軍的南邊有什麼?鮮卑人就是從那個方向過來的,軻比能當然知道那裏什麼都沒有,除了他們鮮卑的運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