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甘將軍送來軍情。”
陳宮、荀諶還有淩統、沙摩柯正圍著沙盤商議軍機,見有軍情送到,幾人便停了下來。
“嗯,好。甘寧來報,於灃水之上與蔡瑁荊州水軍偵察船隊相遇,交手後全滅地方戰船,更陣斬敵方領軍將領,蔡瑁堂弟蔡勳。”
接過士兵遞來軍報,陳宮速速一覽,臉上便是露出滿意的笑容。
“果真厲害。”從陳宮手上接過軍報,荀諶一看,臉上倒是有些驚喜,“當時荊州水軍戰船比甘寧要多,居然反被甘寧打敗,折了大將,七艘戰船沉了五艘,剩下兩艘連同數百荊州水兵被俘。反觀甘寧,三艘戰艦雖有損傷,卻是無礙,手下兵卒更是傷的多於戰死的,此戰真可謂是大勝。”
“大勝,才能顯出我們這個盟友的厲害。有他在,北麵無憂了。”
說完,陳宮的手便在沙盤上隨意一揮,將其中的數麵旗子全都掃到了一旁。
“嗯?兩位大人,這戰報上這問的是什麼意思?”
軍報上寫著:得蔡勳人頭,如何處置,請示。
淩統一手指著這不明所以的一句話,卻見對麵兩個文官笑得詭異。
“公績(淩統),這就是如今甘寧猶勝於你的地方,你該好好學學。”一聽荀諶說話,淩統是立即皺起了眉,看著軍報開始了思考。
“甘寧久在荊州為官,倒是對蔡瑁熟悉得很。”不去打擾淩統思考,陳宮笑了一聲。
“陳長史覺得甘寧此舉勝算幾何?”陳宮在武陵的時間比自己久,對荊州的了解比自己深,所以荀諶此問倒是頗顯虛心。
“蔡瑁手下三條狗,蔡中、蔡和、蔡勳,這蔡勳跟他最久,關係也最近,甘寧此舉是正中下懷。”
陳宮的手指重重點在了沙盤上,仿佛那就是一支利箭,重重地插入了蔡瑁的腹心當中。
回過頭來,見淩統對著軍報還是一籌莫展,在一旁沙摩柯的追問下,已是抓耳撓腮。陳宮不禁莞爾一笑,用一道命令,給了淩統最大的一個提示。
“回複甘寧將軍,就說蔡瑁與我等畢竟舊有同僚之義,其弟身死,怎可不將人頭送回,以寄其哀思?”
傳令兵領命離去,陳宮再轉過視線看向淩統,卻是見他一臉凝重地把軍情拍在了沙盤邊上:“甘寧所問,就是為了確定該不該送蔡勳的人頭回去給蔡瑁。”
隻是,這有什麼意義?除了激怒蔡瑁,讓他提兵來攻,不是反倒牽絆住了我方友軍兵馬?
“看來公績還有想不明白的地方。”看著淩統,荀諶又是笑了笑。
“公績,領兵去布防吧。”在淩統不解的目光中,陳宮雙手抱負胸前,一雙眼目精光灼灼地看著沙盤之上,“蔡瑁糾纏盟軍,我方頓成孤軍,紀靈一定不會放過機會,必領兵急進襲我要害。”
“長史是要我駐兵龍陽,以抵紀靈大軍?”
“不是龍陽,”笑著接過了陳宮話頭,荀諶手指落到了沙盤之上,“是洞庭。”
洞庭?要截紀靈糧道?
“甘寧執掌長沙良久,除了手下大軍一年所需,每歲錢糧無不全數散去,近年更是將郡中錢糧全都轉移到了武陵。江夏易手濮陽王,紀靈當即訛稱黃巾大軍攻打長沙,便是要為袁術掃清背後釘子,也是要為袁術擴大地盤。既是要納長沙如版圖,紀靈進駐長沙必要安民,不敢輕擾百姓奪糧。然長沙府庫之中無一粒米糧存留,紀靈大軍一無所得,其大軍所需一應輜重全靠江東運輸。
“此本不利於大軍征戰,然盟友蔡瑁已是出兵攻打甘寧,我軍已成孤軍。糧草不備,敵孤立無援,如此種種,全在誘使紀靈下決定速戰速決,一戰而定乾坤。隻是紀靈也非庸將,深知糧草不繼乃兵家大忌,而他若是決定領兵急攻武陵,補給線更是拉長,讓糧草運輸更見困難。所以一旦紀靈見勢不妙,必會領兵往後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