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漣漪(二)(1 / 2)

當初王穎以“監護人”名義收購的兩個公司,綠光的全名意譯成中文,為“綠色的光明”。看名字便不難猜測,做的乃是低環境損耗的新技術、新產品。

興趣使然,王穎主要看中它的研發中心。

另一個乃灰石有限公司,是以公司駐地命名的。

灰石並不是上市公司,無法通過強行買入股票來收購。王穎動用各色手段拿了幾筆大單子,以那些油水豐厚的生意為條件,談判成為合夥人;緊接著又把刺頭們梳理了一遍,恩威並施之下,才真正入主了灰石。

而這一個,王穎拿來看家護院。

在帝國境內,由於製度使然,灰石公司不能設立分公司。但作為雇傭兵,在這個全球主旋律為和平的時代,國際化才是取財上策。所以灰石公司,在內,擁有各個軍事強國的退伍特種兵,包括帝國的;在外,於全球所有“不那麼安分的戰略關鍵地區”,均有人脈關係。

因為雇傭兵的生意,最賺錢的不是衝鋒陷陣,而是拿人錢財,給人情報、幫人打雜,或者給雙方搭線收其中介費,倒賣一些物資撈取差價等等。

廣為人知的“風險越高,回報越高”這句話,放在雇傭兵業內,還漏了後麵一半,那就是“短期或許,長期相反”。

緣故很簡單——命隻有一條,而生意是永遠做不完的。

簡化來說,對公司而言,與其高危任務組織一次每個賺十萬,去十個死五個,雇主撫恤金——如果有的話——以及保險歸死者遺屬,公司入賬五十萬,另外往往沒準還得出點錢,最後盈利不足四十萬……還不如低危任務一次每個賺一萬,每次去十個,來個六次就是六十萬!穩穩勝過前者。足足高了百分之五十。

對個人而言,自然更不用說——除了少數愛找刺激的家夥,誰樂意賺腦袋別在褲腰上的錢?!

都是沒辦法!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王穎正是利用這一點,以大筆“低危險與零危險”的生意為條件,令灰石公司無法拒絕她的收購。

“喬,我是勞拉。早上好。”

“啊,早上好,勞拉!很高興接到你的電話,看來你昨晚沒有去聽音樂會。這對我們大家而言可是個好消息。不過——伯納與龐他們已經在路上了,兩個半小時後會抵達你那兒的機場。”

“缺席投票?我記得每個合夥人都有一票否決權。”

“噢,當然!當然有!不過,我們開電話會議的時候你那兒還是淩晨,何況這隻是一筆小支出,額度沒達到全席會議的下限;另外,布林先生也十分讚同——我記得你還有好幾個月才成年吧?而且龐不是很英俊嗎,你為什麼那麼討厭他們呢?有他們開車跑腿不是挺好的嗎,畢竟費用是公司承擔。”

布林是王穎在南方大陸的代理律師,也是主理私人律師。不過那位布林先生沒有帝國律師執照,而且需要坐鎮綠光,此外還得按時飛往聯盟去監督基金的運行情況。所以一般而言,布林隻與王穎用電話會議聯係。

“我討厭的是保鏢,不是某個人。”

“其實保鏢也能很可愛的!”

“嗯哼。”

“好吧……不管怎麼樣,勞拉,這次你千萬不能再拒絕了。注意安全是個好習慣,而且這不僅僅是為了你,還關係到我們整個灰石公司、乃至更多的人的生計問題。就算是為了讓大家的心髒都安穩一點,好嗎?我想老王先生從天堂看下來見到那個糟糕的歌劇院也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