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校,不後悔”

1992年,三年的技校生活即將結束,當時,有許多知名酒店給他開出了價格不菲的薪酬,他也曾經心動過。但學校希望他留下指導學弟學妹們,湯偉榮最終決定留校當了指導老師。

在學校工作期間,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不分白天黑夜、酷暑嚴寒,他刻苦訓練,潛心鑽研,放棄休息的時間堅守在教桌旁。他還研學各種名菜的曆史、典故、傳說及現代專業理論知識,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烹飪行業除了要有精湛的技藝外,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素養。為了加深自己的文化功底,湯偉榮還參加了函授本科學習。

付出總有彙報,多年的努力使他的廚藝全麵發展,教學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參與編寫全國出版發行的教材2本、省級教材2本、市級教材2本;發表省級論文2篇;帶領學生參加專業比賽,獲得國際烹飪比賽金牌8枚、銀牌2枚;在各類各級比賽中,學生獲獎成績突出,在全國烹飪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共35枚、省級比賽中獲獎牌46枚;市級比賽中獲獎牌94枚。

創業,開拓人生新篇章

為了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以及退伍軍人、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培訓工作,在多方努力下,2005年他創辦了麗水市山海技工培訓學校。

學校創辦之初困難重重,資金不足,設備不全,師資薄弱,但他抱著摸著石頭過河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學校辦起來。他向同行學習辦學的經驗、運作模式以及日常管理,同時,結合學校實際,製定了學校的管理製度和發展目標。他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原則,以“學生為本,服務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形成“樹品牌形象,設精品課堂,引創新理念,作細節服務”的教育思想,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熱情支持和歡迎。學校學生數不斷增加,辦學效果不斷提高,得到了社會的早廣泛信任和支持。

曆經三年發展,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向導,麵向市場,服務社會,積極探索理論教學、實訓教學新途徑,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構築產、學、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實訓基地。三年來,學校為社會和企業輸送了近萬名技能人才,學生對口就業率達到98%以上,中職學生中級工合格率達到100%,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近年來,基地實行“以行業辦專業”、“以專業辦企業”、“以企業促進專業發展”的辦學模式,采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訂單培訓,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實現基地與企業資源共享,促進基地快速健康發展。學校還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大綱及企業、學生、學員的要求,量身定製教學方案,總結了一套“三步教學法”,培養知識麵寬,技術高,基本功紮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努力做到“實用、優質、時尚”。幾年來,他的基地培訓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畢業生供不應求。

隨著教育實訓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把反哺社會作為經營的最終目標,編製了“技術下鄉”校本教材,為麗水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轉移培訓了一萬多人。湯偉榮將用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資源,堅持下去,讓更多人擁有一技之長,奔向富裕小康。

點評:湯榮偉從一個技校畢業生到一名人民教師,再到一名校長,最後成為市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公司董事長,他的人生經曆既豐富又有價值,可以肯定地說是個成功者。分析他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專一。他決不朝三暮四,始終在自己愛好的烹飪領域裏刻苦鑽研,掌握一技之長,以出眾的技藝留校當老師,做了教師繼續鑽研烹飪業務,使自己與學生共同發展。其二是他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創業。湯榮偉自己專長是烹飪,做過教師,而教的又是烹飪,以後創辦職業教育烹飪專業實訓基地有限公司,這是水到渠成的事,因而能順利地一步步將事業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