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馬爾湖生物與環境複原布景箱。
(4)古馬爾湖湖泊生物群中的生產者 矽藻、水生被子植物、水濱被子植物等。
(5)古馬爾湖湖泊生物群中的掠食者 浮遊生物——昆蟲、遊泳動物——魚、食魚水麵動物——禽、水陸兩棲爬行動物等。
(6)山旺古馬爾湖湖泊的環境演變與生物群的變化。
(7)顯微世界觀察區。
4.古馬爾湖周緣陸地生物廳
版麵26塊,布景箱2個,布景化石牆3個,布景展櫃2個,電腦觸摸屏1個,展櫃15個,包括:
(1)山旺中新世陸地生態複原圖。
(2)山旺中新世陸地植物 垂直分帶、山旺亞熱帶植物群、山旺溫帶植物群、植物群的變化與古氣候。
(3)山旺中新世陸地動物 陸生昆蟲、鳥、齧齒類、翼手類、大型哺乳動物——熊、犀牛、貘、鹿、雜食性的豬與犬等。
(4)山旺化石未解之謎。
四、展示設計
緊密圍繞最突出的內容係統性與化石展品,進行各展廳既協調統一又各有側重的構思。效果圖不做過多渲染。
1.序廳
山旺化石被稱為化石的“寶庫”與“萬卷書”,並成為山東省第一批國家級地質公園。正是基於這一點,圍繞山旺化石為主要的特點——“萬卷書”,象征公園特點與記錄古生物神秘曆史的“書”的形態,就很自然地被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切入點,在序廳與綜合廳中予以呼應應用了。
另外,考慮到地質公園豐富的地質變化特色,代表地域特色形態的三角形以及特殊材料製作的區域地圖,就被納入到設計中來。
2.綜合展廳
作為進入正式展廳第一眼接觸的內容,其直觀視覺衝擊力與形式跟內容關聯度,都會給觀眾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與直接感受。在該展廳設計中,特別是入門處,在巧妙“消化”並不十分理想的建築結構的同時,設置體量巨大的岩石沙盤以及仿岩石的展板,使觀眾能夠首先回歸到遠古的化石氣氛與環境中,“身臨其境”進入展線。
3.古馬爾湖水生生物展廳
該展廳將從生物的起源展開,所有生物的誕生都與水密切相關。為了突出生物化石演化的序列性和展示主軸的串聯性,結合展廳的建築平麵與原有的柱子,整體上定位於弧線形態的造型,以體現水的直觀感受與時光滄桑的流動性。
同時,結合中心展區與太極圖,使整體平麵布局上升到了古哲學的高度進行詮釋,並最終將所有展示內容都圍合、融合到弧線中,豐富了有限的展線,形成特色鮮明的空間特色。兩側弧線中間是與之協調的有一段較矮開放式展櫃組成的大弧線以及精致的中心展區,既協調和呼應了整體走勢,又孕育成了“點睛”之筆。
4.陸生生物展廳
陸地相對於湖水,形態自然硬一些。因此該展廳在保持整體呼應的基礎上,結合“山東”、“山旺”,更多地運用了三角形的基本造型。粗獷、大方,直線較多,並配合獨特造型的燈具進行方圓形式的結合,陸生生物廳設計方案。
五、施工圖、預算、施工完成
六、設計評價
(1)就地質類博物館而言,材料運用、形式設計、氣氛塑造而言,有諸多突破。
(2)得到國土資源部、地質大學等專家的肯定與好評,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