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亞裏斯多德
出生地:希臘斯吉塔拉
生卒年:公元前384——前322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馬克思曾稱亞裏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亞裏斯多德公元前384年出生在希臘北方的史塔吉拉城,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禦醫,家境富裕。亞裏斯多德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叔父普羅克西紐斯把他撫養成人。關於他的早期教育毫無記載,但他至少受過當時希臘高貴家庭子弟起碼應有的文學和體操訓練。亞裏斯多德從小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17歲被送到雅典柏拉圖學園求學,在那所環境優美、有著當時最優秀的教師的“阿加德米”學園裏,整整度過了20個春秋。他天資聰穎、求知欲強、興趣廣泛、思維敏捷、學業精湛、超群拔萃,是最優秀的學生之一,被柏拉圖稱為“學園的精英”。
當時,學園開設了許多學科,修辭學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在這個學科中,亞裏斯多德初露鋒芒,贏得名聲。公元前360年,他寫了一篇關於修辭學的對話《格裏努斯》,向當時最重要的演說家、教育家和權威性的評論家伊蘇格拉底的觀點提出挑戰。幾年之後,他又在《勸勉篇》中,指責伊蘇格拉底的學校過分注重實用的觀念。盡管對方的學生和本人都給予了反擊和回答,但可以看出,正在就讀的亞裏斯多德已經身手不凡。
亞裏斯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據說,柏拉圖創辦“學園”以後,一直想物色一個理想的繼承人。當時,亞裏斯多德對柏拉圖哲學的理解已超過另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斯彪西波,而且他善於從本質上思考問題,使柏拉圖的哲學進一步發展。因此,他很想做學園的繼承人。但是,由於斯彪西波總體條件比較優越,又是柏拉圖的近親,最後被任命為繼承人。對此,亞裏斯多德雖然有些不滿意,然而他並不怨恨自己的老師,仍然由衷地熱愛和尊敬他。直到公元348年,柏拉圖去世,這位“學園的精英”才離開雅典,到米西亞的塔爾尼亞去了。
在學園的20年裏,亞裏斯多德廣泛涉獵了各種知識和問題,為以後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恩格斯語)和“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上,他後來的許多著作的大綱和材料都是在阿加德米學園擬就和積累起來的。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死後,亞裏斯多德受朋友赫米亞斯的邀請到位於小亞細亞海岸的阿索斯,充當赫米亞斯的顧問,在那裏辦學並結婚。亞裏斯多德總結前人哲學思想的基礎,創立了與老師截然不同的哲學體係,所以亞裏斯多德有句名言:“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相關鏈接
亞曆山大大帝
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re·le·Grand,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恒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亞曆山大遠征亞洲對當時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地理學的發展亦因此而受益匪淺。如果說畢提亞斯的遠航,在大西洋歐洲從緯度上擴展了有人居住世界的範圍,那麼亞曆山大的遠征則與此遙相呼應,又從經度上向東方亞洲擴展了它的幅員。亞曆山大大帝是西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領袖人物之一。他的堅毅決心和無窮野心,令其擊潰實力勝他5倍的強敵。他年僅32歲便不幸殞命,死因至今仍然是個謎團。
之後又移居列士波斯島上的米提勒涅城,亞裏斯多德在這島城上,搜集了非常多生物學上的資料,並對許多動植物作出了令人驚歎的觀察記錄。有些動物以亞裏斯多德為種名,正是因為他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對他們作深入的觀察和紀錄。不過,這樣的日子過沒幾年,公元342年,亞裏斯多德應馬其頓國王菲力普二世的邀請,擔任年僅14歲的王子的宮廷老師。這位王子就是後來繼承馬其頓王位,並建立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的亞曆山大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