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帝王是不會允許一個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擁有巨大的權力的。這種事情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荀彧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代英傑自殺而死。隻是因為和曹*的意見相左。
秋敬雲根本不管這些事情,他要管的就是跟耶律鴻基討論關於盤古教的傳教問題。
皇宮宴會之中,秋敬雲蕭峰和耶律鴻基還有很多遼國的武林人士都在這裏商量一件事情就是關於盤古教的在遼國傳教問題。
耶律鴻基首先說道:“秋兄弟,這些都是我大遼管事的武林高手,他們聽說你可以和二弟(蕭峰)旗鼓相當,都是想來見識一下英雄。”
秋敬雲站起來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各位的美意,英雄不敢當,今日主要有一事請皇帝陛下幫忙。”
那些武林人士本來還想多客套一下,沒想到人家找皇帝有事,就隻好老老實實不說話了。耶律鴻基說道:“哦。不知道秋兄弟有什麼事情,說來聽聽,朕隻要是能做的一定助你完成。”
秋敬雲見所有人都是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不禁想笑說道:“回稟陛下,草民創立盤古教,以濟世安民為宗旨,懇請陛下恩準草民在遼國境內傳播盤古教。”
耶律鴻基說道:“秋兄弟你早就在我大遼傳播了好久了,我並沒有阻止怎麼又有今日一說?”
秋敬雲接著說道:“陛下,前些日子您說讓我做遼國國師一事,草民經過慎重斟酌表示願意為了遼國百姓出力擔任遼國國師臣(此時為國師時自稱)懇請陛下立盤古教為國教,臣願意為陛下研究陰陽家的長生之術。”
眾人一聽長生之術,頓時吸了一口冷氣,這可是神仙的本領。顯然耶律鴻基也不淡定了。說道:“當。。當真?”
秋敬雲接著說道:“一言既出,豈會有改。”
蕭峰著急的說道:“賢弟冷靜,不要胡說。”蕭峰轉身拜倒對著耶律鴻基說道:“陛下,他喝醉了,請讓臣帶他回去。”
秋敬雲說道:“蕭兄莫急,我並不是胡說八道。在這裏向皇上您透露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就是我跟遼國曾經有過一段恩怨。”蕭峰見秋敬雲如此篤定,便回去了,心想大不了帶著秋敬雲逃跑,這還真是蕭峰的義氣性子。
耶律鴻基納悶的問道:“恩怨?什麼恩怨?”
秋敬雲接著說道:“敢問陛下遼國可還有七十年前參加宋遼邊境戰役的士兵。”
耶律鴻基不知道秋敬雲什麼意思。就接著說道:“七十年前,應該沒有了。遼國活過七十歲的就沒有幾人,如果十五歲當兵,現在就八十五了。那時的士兵更不可能有了。”
就在此時那些武林人士當中一個三十歲的漢子站起來說道:“陛下,在下的爺爺今年八十七了,當年好像參加過那場戰爭。”
耶律鴻基驚訝的說到:“真的,想不到你的爺爺這麼大了。看來我大遼還是有長壽之人的。”
秋敬雲接著說道:“這位壯士還請將你爺爺請來這裏,我有一些事情相問。”
這個漢子說道:“不知何事?爺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還請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