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是清晰可見的一江山島,頃刻間,已經辨認不出它的真麵目了。炸彈和炮彈轟起的黑色和白色煙土,將一江山島變成了一座“霧島”。但是,對於“霧島”上的一切,我飛行員、炮手和水兵還是看得清清楚楚。他們對敵人的幾個主要陣地,又開始了重點摧毀。北江是一江山島敵軍防守的重點,而它的一個炮陣地,又是北江的主要火力。為了摧毀這個炮兵陣地,我航空兵轟炸機和強擊機輪番轟炸了兩次,海岸炮兵又依次清掃了一遍,最後由軍艦開到最近距離,來了一個急速射。轉眼間,敵炮陣地出現了一個個深坑,一門門大炮被炸成了碎片。這個炮陣地連一炮也沒有發射,就被擊毀了。
下午4點多鍾,我軍勝利解放了一江山島。捷報很快傳到北京中南海。毛澤東看了電報,有些意外,對周恩來說:“這麼快電報就來了,好,打得好!三軍將士辛苦了!”
第二天,台灣的廣播報道了一江山島戰役的情況:“一江山島720名忠義守軍流血奮戰,全部壯烈殉國。”
美國合眾社援引台灣報紙刊登的消息說:“中國第一次陸海空聯合作戰,是經過周密策劃,而且執行得很好的。”18天之後,美第七艦隊掩護國民黨軍從大陳島等島嶼全部撤走,龜縮到台灣孤島。
這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製,陶勇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年底,華東海軍改編為海軍東海艦隊,陶勇仍任司令員。
一著妙棋保漁場
50年代的台灣海峽,是硝煙彌漫、戰火不斷的世界熱點之一。盤踞在台灣的國民黨軍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支持下,依仗其海空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派出大批艦艇、特務船和飛機,對我閩、浙、粵沿海進行各種方式的騷擾和破壞,封鎖我沿海港口,炮擊我漁船商船,這樣一來,東海艦隊的領導們又難於安眠。
當時,在福建中部平潭島附近海麵,有一艘特務船經常出沒,有時離海岸很近,站在岸上就能看清這艘炮艇上的“63號”字樣,估計有200噸重。該艇火力強,航速快,由國民黨特務少校副隊長高建武率領。高建武是平潭縣蘇嶴人,仗著對當地地形熟悉和特務船性能好的優勢,以白犬島為依托,經常到附近海域搶劫破壞,有時公開在海潭口外拋錨,等大陸的漁船一出來就搶劫,害得這一帶漁民不敢出海打魚,商船不敢航行。平潭島的漁民一提起敵63號炮艇,沒有人不切齒痛恨的,都稱它是“海上惡霸”。
世世代代以打魚為生的人們,三天不打魚就揭不開鍋了。縣政府的官員也著急上火,不得已,於1958年開春派縣長楊玉洪到東海艦隊求援。
陶勇和彭德清親自接見了楊玉洪。
楊玉洪的閩南話雖然不好懂,單是他那副著急的樣子已經讓人同情幾分。陶勇請他吃飯,安慰他:“楊縣長,你放心,我們一定向平潭島派部隊。在部隊進駐前,我們先派人去平潭實地調查一下,看軍港建在什麼地方好。”
楊玉洪大喜,不知是酒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激動,瘦削的麵頰突然出現了兩團紅潤。陶勇忙問:“還能頂得住嗎?不行了說話!”
“行,行,隻要你陶司令發兵,我喝死了也值呀!”他把那“值”字是從牙縫裏擠出來了,聽起來像個“記”字。
楊玉洪要返回的時候,陶勇把從艦艇上調換下來的20挺火炮、輕重機槍和一部分步槍、衝鋒槍、手榴彈等武器彈藥給了他,讓他帶回去先武裝漁民,搞海上軍民聯防。楊玉洪拍拍這批槍支,喜上眉梢,連說陶司令想得周到。
陶勇對他說:“漁民可以一麵搞生產,一麵武裝自衛,偵察敵情,配合海軍部隊打擊敵人的騷擾破壞,搞勞武結合。目前,我們還沒有搞海上軍民聯防、勞武結合的經驗。你們可以先搞起來,創造經驗再推廣嘛!”
後來的事實證明,陶勇這一著棋,是大膽而富有遠見的一步好棋。他當時除了與漁民兄弟的根深蒂固的感情之外,一個更為深遠的考慮是:平潭島位於閩中沿海突出部,距離台灣最近,距敵占白犬島隻有二十多海裏,是敵人對我進行騷擾破壞的重點海域。在那裏進駐我艦艇部隊,等於是在國民黨軍眼皮底下插了一把尖刀。而武裝漁民,既可暫時彌補我海軍力量之不足,又可為進一步建立和發展海上民兵打下基礎。
根據陶勇的指示,1958年5月,護衛艇第三十一大隊一中隊四艘艇進駐平潭島娘宮港。同年12月,大隊全部進駐平潭。平潭島立即熱鬧起來。除了部隊自身的訓練,熟悉海情,出海巡邏護漁外,還派人協助海上民兵的訓練,規定了艇隊和海上民兵船之間通訊識別的簡易信號,研究了互相配合作戰的方案。這樣一來,漁民的膽子大了,又裝上漁網,出海捕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