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日本德川幕府末期,外國艦船頻繁出沒日本近海,以武力要挾日本通商開國,日本麵臨著國家存亡的巨大危機,德川幕府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有誌之士開始思考救國之道。他們打出“尊皇攘夷”的旗幟,力爭借挽救國難之機迫使幕府交還權力,實現國家的革新。此時,被送入宮廷侍奉當朝天皇孝明帝的大納言中山忠能之女中山慶子懷孕了。

在舉國關注的目光之中,一個男嬰被順利產下。他便是生於幕末亂世,肩負著日本近代重大變革之任的明治天皇!

本書是由傳奇式的日本曆史小說高產作家山岡莊八創作的一部紀實體小說。它以文學的筆調,宏大的篇幅,描繪了日本幕末那場決定國家命運的倒幕運動的總體過程,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現了日本有誌之士為推翻幕府統治,實現國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艱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內憂外患的雙重衝擊下,幕府政治退出曆史舞台、統治權重新回到天皇手中,並最終走向明治維新的必然規律。翔實生動地描寫了諸如“黑船來航”“安政大獄”“櫻田門外之變”“和宮下嫁”“寺田屋騷亂”等當時日本的重大曆史事件。閱讀此書,對中國讀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從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維新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於中國讀者而言,明治天皇是日本曆代天皇中最為熟悉的天皇之一。正是從明治天皇起,日本結束了延續700餘年的皇室與幕府同時存在的雙重政治體製,使國家政權歸一,天皇重新執政。也是從這一時期起,日本勵精圖治,致力維新,最終成為亞洲第一個擁有西方政治體製的東方國家。因此,明治天皇本人及其在位的明治時代在日本近代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正是由於這一原因,盡管本書涉及的曆史時期是從江戶幕府末期列強艦船闖入日本要求簽訂條約開始,到明治天皇登基成為新一代日本天皇,內容主要展現的是幕末日本皇室、幕府、大名及民間誌士在空前國難麵前各種矛盾的空前衝突。

不過,由於本書名為《明治天皇》書中自然包含了大量對日本皇室的描寫,以及對天皇的竭盡讚譽之辭。如稱讚日本皇室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樂園在世上的體現”稱讚曆代日本天皇均是“一心為民,毫無私心”而且,日本式的“神國”思想和報答天皇“大禦心”的忠君理念更是充斥著小說的始終。對此,譯者認為,作為一名日本作者,擁有如此的思維方式及創作風格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國讀者應理性麵對。

日本天皇製的存在既是日本的一種政治製度,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現。自《日本書紀》記載的公元前660年登基的第一代神武天皇起,到1989年登基的當今平成天皇,日本的皇室綿延至今一共125代,從未間斷。其間雖有幕府等世俗勢力壟斷過日本的政治權力,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日本曆史上始終未出現過欲推翻皇室而取而代之者,充其量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能不說是因為在普通的日本民眾之間,天皇及皇室具有近乎於神靈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精神威望。通過閱讀本書的相關內容,可使感興趣的中國讀者對日本的天皇製和日本人的天皇觀有一個相應的了解,對天皇製的存在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基於這一想法,譯者在翻譯與天皇有關的內容時,除了對作者的個別用詞作了符合中國讀者感情的轉譯(如對於原文中“我國皇室”我們的皇室”的表述,原則上轉譯為“日本皇室”外,對其他內容均予以保留,並全部采取了直譯。

本書中文版根據日本講談社1987年版6冊文庫本譯出。具體翻譯分工為:上冊(原書一、二冊)胡曉丁、張宏,中冊(原書三、四冊)張宏、胡曉丁、孫曼,下冊(原書五、六冊)胡曉丁。全書由胡曉丁統稿。

翻譯此書的過程,也是對日本近代史一次極好的學習過程。譯者希冀竭盡所能,將原文翻譯得貼近中國讀者的要求,怎奈才疏學淺,譯文中定有許多不備乃至錯誤的地方。

衷心感謝出版者給了我們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同時,也希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以使我們的學習能有一個較為圓滿的結果。

胡曉丁

二○○九年九月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