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軒轅大少出乎意料的沒有將騎兵部署在前鋒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十萬名連皮甲都沒有的士兵。而且這十萬士兵隻是比較強壯,位階連二階都不到。
這些士兵帶著黑色的船型扁帽,身穿緊貼身體的黑色翻領上裝,背部紋著一隻展翅欲飛的朱雀。士兵下身穿著紅色鑲邊的黑色皮褲,腳踏黑色的長筒皮靴。全身的黑色以及恰到好處的紅色點綴,讓這十萬士兵看上去無比囂張。至少,惡魔們被激怒了。
十萬黑衣士兵的武器不是常見的刀槍劍戟或是弓弩,而是一根大約一米長的黑色金屬圓筒,尾端有著木質的托柄。每一名士兵都是左手握住圓筒的中端,右手握著木柄,將金屬筒斜放在胸前或是舉在眼前,表情堅定的望著幾千米外無邊無垠的惡魔大軍。
更奇異的是,黑衣士兵沒有采用步兵最有力的密集方陣,而是六人一列,每兩列交錯,前兩列趴下,中間兩列半蹲,最後兩列站立,在戰場上排出三道稀疏的陣線。每一列兩名士兵間的縫隙之大,已經足夠一匹戰馬奔馳而過。
軒轅大少的部署讓惡魔指揮官北方金剛夜叉明王一頭霧水。莫非,身經百戰的榮耀聖徒,會用這些即沒有防具也沒有陣型可言的一階士兵,對抗至少三階的惡魔?
榮耀聖徒的腦袋,難道被什麼東西砸過了?
………………
聯軍的第二陣,是本應該部署在第一線的騎兵。三千冠軍騎士、兩千天空騎士、四萬仲裁庭騎士、一萬鐵拳槍騎兵、三萬精靈騎兵、三萬矮人熊騎兵、一萬亞馬遜黑豹騎兵,總計十二萬五千名各種類型的騎兵。
除了不適合大規模戰鬥的鷹眼騎士,專修二階聖光係魔法聖光的旭日騎士、使用長槍作戰的聖槍騎士、力量驚人的雷痕騎士、專修帶有眩暈效果的三階聖光係法術聖盾的聖盾騎士、以攻擊類聖光魔法和武技著稱的審判騎士以及擁有華麗劍技的聖劍騎士,光輝聖教仲裁庭六大騎士紛紛登場。這其中還包括五千名擁有仲裁騎士稱號的高階騎士。
對抗體質偏黑暗的惡魔,這些擁有光明力量的騎士無疑是最合適的戰士。
與人類隻有精銳軍團的士兵具備戰鬥職業不同,一名哪怕最低階的精靈士兵同時也是一名戰職者。這樣的好處自然是戰鬥力大大提高。上一次戰鬥中,精靈族出動的隻是五大基礎職業中的劍詠和遊俠。在最後的決戰時刻,精靈族劍詠、遊俠、法師、射手、騎士五大職業自然是一個也不落下的全部出動。
以精靈的驕傲,他們不屑於使用劍、弓、法杖之外的武器。因此精靈的騎士職業隻有兩種,弓騎兵或者劍騎兵。精靈騎士的坐騎一般是各種豹係和虎係魔獸,本身就擁有不俗的戰鬥力。不過也正是因為對坐騎的挑剔,可以說人人皆兵的精靈族隻有三萬騎兵。
精靈的三萬騎士分作兩個方陣,左邊是一萬白虎劍騎兵,右邊則是兩萬黑豹弓騎兵。每一隻魔獸坐騎即使戴著各種護具,比如額頭處的皮質護甲,仍然顯得無比凶惡。如果對手是人類,或許憑借魔獸的猙獰外形就能讓對手不戰自潰。可惜,精靈的對手是惡魔。
天生神力的矮人與精靈族一樣,人人都是戰職者。不過,矮人的職業隻有一種,戰士。在自由之戰中,矮人族的領導者發現單純的肉搏戰士麵對精靈配屬全麵實力均衡的軍團,往往是尚未接觸就折損大半。從那以後,矮人騎兵和矮人投斧手就應運而生了。
矮人的坐騎是貴霜山脈的特產魔獸棕熊。棕熊體長一般在一百七十公分到二百八十公分,體重超過三百千克,背部隆起,有著濃密的毛發和短小的尾巴。棕熊與矮人一樣,都是屬於天生神力的那種。據說,暴怒中的棕熊甚至能敲斷亞龍的脊骨。
棕熊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五十六公裏,而且耐力出眾,可以保持最高速度奔跑幾公裏。披上細密的鏈甲後,棕熊的防護力和衝擊力都可以達到人類重騎兵的標準。
聯盟的衝鋒騎兵一般使用長矛、長槍、騎士劍和彎刀做為武器,某些力量巨大的騎士則使用戰錘。矮人騎兵則不同。他們右手雙刃戰斧,左手一麵金屬圓盾,身穿厚實的板甲。矮人騎兵的戰鬥手段,往往是發起衝鋒,在與敵人接觸的瞬間大幅度的揮動戰斧,瞬間擊殺敵人,然後利用超強的防禦大肆砍殺。雖然簡單,但是相當實用。
做為亞山大陸最凶悍的女性,亞馬遜一族的箭術以及與魔獸溝通的能力,恐怕隻有精靈族才能比擬一二。
亞馬遜的武器隻有四樣,弓、弩、長矛和標槍。因此,亞馬遜的職業體係大體分為四類,射手係、長矛係、以標槍為武器類似遊俠遠近皆能的標槍係以及像某些專門強化身體的野蠻人職業的坦克係。
不過,亞馬遜可沒有精靈或者恩洛斯人那種移動中還能射出精準羽箭的天賦。因此,亞馬遜騎兵隻有一種,兼修標槍係和坦克係的特殊類騎兵。
亞馬遜騎兵在距離敵人還有幾十米的時候,一般會投出帶有冰、閃電和毒液的標槍,然後使用恩洛斯人的戰法,轉頭後退,投擲,後退,投擲……不過論殺傷力而言,恩洛斯人隻有忘塵興歎的份兒。畢竟,以傷害而言,羽箭和能刺穿板甲的標槍,根本就不是同一檔次的武器。
天空騎士、冠軍騎士、矮人熊騎兵在前,鐵拳槍騎兵、精靈騎兵和亞馬遜騎兵居後,四萬仲裁庭騎士布於兩翼,一個明顯的強力突擊的陣型。如果沒有擋在騎兵前麵的十萬黑衣步兵,這個陣形可以說相當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