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貌亦有“道”:外表是透視內心的鑰匙(2 / 3)

經常改換衣服的人,以女性居多。她們的衣服特別多,一天能換好幾次。這一類人愛炫耀,愛張揚,特別挑剔;待人不夠真誠,但是做事通常都力求完美。

喜歡穿無袖汗衫的人,這一類人的性格比較奔放,甚至可以說是放蕩不羈;但對人十分隨和、親切。這一類人目標不大,往往隻顧眼前的利益,有享樂主義色彩;做事率性而為,不墨守成規,我行我素,喜歡突破、創新;自主意識比較強,常常以個人的好惡來評判一切。如果你損害了他們的正當利益,他們會毫不手軟地討回公道,絕不姑息。

經常穿長袖的、比較正式的衣服的人,個性比較傳統守舊,為人處世喜歡循規蹈矩;對新事物持排斥態度,沒有創新精神。這一類人熱衷於爭名逐利,往往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定得很高,他們也的確能吃苦耐勞,適應能力比較強,即使在很艱苦的條件下照樣能幹出一番事業,所以很受人尊重。這一類人愛擺出一副領導的姿態,喜歡被人誇獎,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言談舉止都很講究。

經常穿寬鬆自然的衣服的人多是內向型的。他們的自我意識特別強,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比較孤僻,不願與別人共處,愛獨來獨往。這一類人大多很孤獨,有時也想和別人交往,但總是不能接受別人的缺點與不足,最終還是陷入孤獨的狀態;做事也缺乏信心與魄力,但比較聰明,常有比較獨特的見解。

經常穿緊身衣服的人,這一類人雖然喜歡穿有約束的衣服,但性格是很開放不拘的;最不願意受約束,常有叛逆心理,但力量微弱,容易被世俗的勢力打倒,想超脫又做不到。這一類人做事比較幹淨利落,生活很檢點;如果是女性,一般都很溫柔,富有同情心。

穿著馬虎、邋遢、不講究的人,這一類人缺乏機密性與邏輯性,但很有實力。他們態度積極、樂觀,對工作認真負責,待人熱情,從事某項工作說到做到,有始有終;缺點是不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很要麵子。所以,與這一類人打交道要特別謹慎,因為他們往往心胸比較狹窄,一旦傷了他們的麵子,他們就會“記仇”。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服裝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裝的確展示出了一個人的性情與內心,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對方的服裝款式,這樣有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他。

從服裝的顏色看習性

服裝的顏色是一個人思想的另一種體現,隻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的個性與其所穿服裝的色彩都有一定的聯係。因為,每一個人對服裝顏色的選擇和當時的心理活動有很大關係。

心理學家埃卡特裏娜·雷皮納曾經這樣闡述服裝顏色與人類心理的關係:“很多人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顏色的神奇功能,事實上,通過不同顏色的服裝,人們——尤其是女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德國心理學家魯米艾爾首創以顏色喜好進行性格判斷的方法,這種研究曾風行於世界,現在也流行著性格色彩論、色彩心理論等。根據研究發現,紅、黃、橙為暖色,可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具有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綠、藍為冷色,可以起到緩和、抑製感情衝動的作用。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暖色來振奮精神,增強生命力,提高生活興趣,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而利用冷色來抑製與緩和感情的衝動,安定情緒,控製暴怒,並用來對人進行心理治療。

美國心理學家彼得·羅福博士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發現,注重服裝的色彩並喜歡複雜服裝的人,往往比較講究實際,有自信,但是控製欲強,愛支配人,感情易衝動;喜歡淺色和簡單服裝的人,一般性格比較內向、樸實、溫和,但缺乏自信,依賴心理比較強,不善於獨立行動。

的確,色彩在服裝的外觀表現上有著難以言喻的魅力,它不僅能體現服裝的質感,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個性和風度,是一個人整體形象中最具情感特征的部分。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喜愛的服裝顏色更加進一步地了解到對方的性情與內心。

1.喜歡黑色衣服的人

這一類人從表麵上看可能會給人神秘、高貴以及專業的印象。但是,隻要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一類人多是不善於社交的人,他們無非是用黑色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緊張、不安、自卑或恐懼。他們喜歡用黑色來讓自己顯得更加的冷酷,以求在無形中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2.喜歡藍色衣服的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藍色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服裝色彩。喜歡這類顏色服裝的人,一般比較喜歡寧靜、自然,他們無憂無慮,善於控製感情,很有責任心。同時又富有見識,判斷力強。這一類人的個性也比較固執,往往不達目的絕不會罷休。不過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往往也會固執己見,聽不進旁人的意見。他們也不擅長交際,所以隻能和誌同道合的人進行小團體交流。

3.喜歡深藍色衣服的人

深藍色是由冷靜又感性的藍色加黑色混合而成的一種色彩,它既保留了黑色所具有的堅毅與神秘的特質,又增添了藍色的冷靜與毅力,造就了深藍色既具有知性又具有管理性的特質。喜歡穿深藍色衣服的人應該是一位優秀的決策者,這樣的人凡事都會縝密思考,比較容易成就事業,以男性居多。這些男性多半喜歡自立門戶,為自己打工,不太喜歡接受別人的指導、批評和建議。

4.喜歡白色衣服的人

眾所周知,白色是一種純淨、沒有任何雜質的色彩,於是白色也就象征著純潔、神聖。在現實生活中,喜歡白色服裝的人,往往是一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但又有實際的一麵。這一類人內心比較寂寞,他們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和關心,甚至愛慕。他們不太喜歡別人無端的客套,所以在不熟悉的人眼裏,他們是讓人既愛又怕的對象。

5.喜歡黃色衣服的人

黃色是一個心靈能量的顏色,它可以加速理想的實現,並能啟發新的創意,但因為一般人不懂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黃色,而易給人留下一種無知、愚蠢的印象。

喜歡黃色的人,通常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富有高度的創作力及好奇心的人。他們總是那麼心情歡暢,精力充沛,他們性格外向,做事充滿自信、瀟灑自如,說話也無所畏懼,不擔心別人會怎麼想。這一類人具有追求刺激、喜歡冒險和新鮮感的特征,無法忍受一成不變的生活。

6.喜歡綠色衣服的人

綠色是生機盎然的色彩,它代表生命的誕生和延續。一般喜歡綠色衣服的人謙虛平實,善於克製自己,不愛與人爭論,很少有焦慮不安或憂愁之相。可親和善是這一類人最大的特點,而且他們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會刻意地排斥或疏遠。這一類人道德感非常強烈,個性直爽,是聊天的理想對象。

7.喜歡紅色衣服的人

紅色使人精神振奮,但過度的紅又會使人脾氣暴躁、精神緊張。喜歡這類顏色的人,大都是精力旺盛的行動派,他們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填滿自己的欲望,他們會對自己感興趣和專注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這一類人往往缺乏耐性,一遇到挫折便會迅速喪失原有的熱情,情緒變化很大。生活中的他們心直口快,說話做事通常是不假思索,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在乎可能產生的後果,而且他們沒有自我反省的勇氣和承擔過錯的能力,習慣把責任歸咎於他人或者客觀因素。

8.喜歡紫色衣服的人

紫色是一種既高貴又帶一點傲氣的顏色,是由紅和藍融合而成的色彩,它具有精神內涵,是控製情緒的最佳輔助品。喜歡穿紫色衣服的人,是一個觀察力和領悟力都極高的人。這一類人性格比較內向,多愁善感,常常感到焦慮不安,但能夠駕馭和控製內心的憂慮和苦惱。

這一類人一般具有不錯的文化素養,往往以藝術工作者居多。但是常穿紫色衣服的人又有些自視清高,對非同一領域或非同一個檔次的人或事情,往往會表現出不屑、高傲的態度,也容易讓周圍的人覺得他們有矯揉造作之嫌。

8.喜歡棕色衣服的人

棕色給人穩重但稍顯壓抑的感覺。喜歡這種顏色的服飾的人,自我價值感很強,個性拘謹,很害怕因為外來因素的介入而迫使自己改變。但在外表及處理事情的態度上,卻給人一種很強的信賴感。即使對於人際交往中的利害關係分得很清楚,也容易給別人一種冷漠的傾向,但其耿直的個性又頗值得人信賴。

9.喜歡灰色衣服的人

“非黑即灰”在時尚界已經是一個千古不變的主色。在生活中,喜歡灰色衣服的人通常是不容易相信別人的人,他們凡事一定會處理得非常完善才認為是大功告成,否則寧可不做。通常他們不會把事情隨便交給別人,要取得這一類人的信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11.喜歡橙色衣服的人

橙色是一個高亮度的顏色,是繁榮與驕傲的象征,是自然的顏色,給人一種溫暖、動人的感覺。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選擇橙色服裝的人通常都非常熱愛大自然,並且喜歡戶外活動,他們往往有著充沛的活力,常常成為人群中的焦點,人緣奇佳,但往往也會因為不願意得罪人使自己顯得沒有原則。他們喜歡熱鬧,害怕孤獨,個性天真敏感。這一類人做事優柔寡斷又善變,使身邊的人感覺他們輕浮而不穩重。

12.喜歡咖啡色衣服的人

咖啡色給人一種穩定和安全的感覺,雖然稍顯老氣,但卻有一種表裏如一的權威感。喜歡咖啡色衣服的人,內心熱情、外表冷靜。他們會腳踏實地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縱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是有苦自己咽,絕不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麵。這一類人在情感的表達上讓人感覺有點木訥。

13.喜歡茶色衣服的人

茶色是深沉而樸素的顏色,喜歡這種顏色的人對於服裝的選擇也偏愛那些不華麗卻富有韻味的款式。生活中,他們很在乎事物的精神表現,通常他們的外表並不引人注目,但是內在卻具有良好的潛質。他們誠實又富有責任感,很容易被別人接納。不過,這一類人有時會因為太過循規蹈矩而顯得有些不會變通。

14.喜歡粉色衣服的人

粉色是紅和白的結合,喜歡粉色衣服的人帶有紅和白的雙重性格特點,可以說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知識與天真並存。喜歡粉色衣服的人多是單純天真的幻想家,他們有著純潔如白紙般的心境,整天活在自己編織的夢想世界裏。隻要細心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一類人處世溫和,充滿朝氣,富有生命力,他們甚至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呈現高貴的形象,散發出一股讓人看到就很舒服的魅力。但是,這一類人有時候會有逃避現實的傾向。

衣飾的顏色是一種無聲的“色彩語言”,它向我們傳遞一個人的興趣、意向、性格、身份以及心理狀態等多方麵的信息。如果能掌握這種無聲的“語言”,將會使我們更加準確地看透對方。

鞋子泄露了他的性格

隨著時代的變遷,鞋子和服飾一樣,其功能被賦予了更加廣泛的意義。在我們的著裝中,最能直接而真實地反映人的個性與心理的恐怕莫過於鞋子了。這是因為,我們對鞋子的選擇,相對而言更憑直覺、更本能、更接近於自我一些,受潮流的影響也更小一些。

隨著時代的變遷,鞋子已經不是純粹用來保護足部的工具了,而是在不知不覺間訴說著一個人的性格與心事。由於男性和女性對待鞋子的看法不同,所以鞋子對於他們的意義也不同。

大多數人認為,人們對於某類鞋子的偏愛僅僅是出於自己的好惡。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穿鞋是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經濟條件、身份、性格和內心。生活中,我們若是想不動聲色地了解一個人,不妨觀察對方的鞋子,這樣能大致地看穿他們的內心以及性格特征。

比如,有的人喜歡穿鞋跟比較細的鞋子,這一類人比較在意周圍人對他的看法,特別注意自身形象;喜歡穿平跟或坡跟鞋子的人,通常都比較安定、淡然,因為平跟、坡跟相對而言比較穩當,他們喜歡這種踏實、從容的感覺;如果是皮質良好而又經典的款式,則表示這個人渴望高層次的生活。可見,我們確實可以通過鞋子來看清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動。

那麼,下麵我們具體來看一下,生活中人們的穿鞋習慣與性格、內心之間有什麼聯係?

1.喜歡穿時髦鞋子的人

這種人的觀念就是,隻要是流行的、時尚的,就全都是好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少考慮到自身的條件是否與流行元素相符合,這就難免會不切合實際地裝扮自己。

這一類人做事時缺少周全的考慮,往往顧此失彼,到頭來事情亂成了一團糟。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表現欲望和虛榮心也很強,一般會成為社會上的時尚先鋒人物。

2.喜歡穿高跟鞋的人

喜歡穿高跟鞋的人一般是女人,她們的心理一般是充滿自卑感,他們可能對自己的身高或外貌感到不滿,想要以高跟鞋來讓自己擁有高度上的優勢,產生一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滿足自己的表現欲。

3.始終穿自己最喜愛的鞋子

始終穿著自己最喜愛的一款鞋子,這一雙穿壞了,再去買另外一雙,這樣的人思想多是相當獨立的。這一類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感覺,不會過多地在意他人怎樣看。

這一類人做事是比較謹慎的,一般來說,他們做任何事都是經過仔細的思考,他們認為要麼不做,要麼就全身心地投入,盡量做到最好。從他們對於鞋的一貫專注的態度,我們就知道他們很重視感情,對自己的朋友、親人、愛人的感情都是相當忠誠的,不會輕易背叛。這種人比較適合做朋友。

4.喜歡沒有鞋帶的鞋子

這一類人通常屬於平庸無奇類型的,他們喜歡和大眾打成一片,雖然穿戴整潔,但他們討厭跟著所謂的時髦走,對流行焦點一點也提不起精神;對於拿定主意的事情,他們會重拳出擊。他們最大的優點是彬彬有禮,很有紳士風度,因而在社交場合很受人們歡迎。

5.喜歡穿有鞋帶的鞋子

喜歡穿係鞋帶的鞋子的人性格多是比較矛盾的,他們希望能有人來安排他們的生活,但對於既定的一切卻又總想反抗。在實際生活中,為了化解這種矛盾,他們多是在尊重他人為自己所做的安排的同時,又尋找自由的空間以發展自己。

6.喜歡穿運動鞋的人

喜歡穿結實耐穿的運動鞋——這一類人群以中小學生居多,他們朝氣蓬勃,喜歡不時地嶄露一下頭角,喜歡穿著運動鞋,或是來個百米衝刺,或是動作敏捷地翻牆越柵欄;他們有著自己的審美觀點,常常以開路先鋒者的身份自居,認為自己必定會飛黃騰達,認為目前的某些困難、窘迫隻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他們不會在名牌麵前露出自卑之色。

7.喜歡穿靴子的人

這一類人也許是看到古裝劇中的人物都穿著靴子,而且氣度不凡,便有意想要模仿,結果不論春夏秋冬,都穿著一雙將腳、小腿一起包裹住的靴子。其實這是他們沒有安全感的表現,他們希望靴子為自己鼓勁,增強自己的信心,讓自己看起來更完美,特別是女人,喜歡穿著鞋跟又高又尖的靴子——足可以和任何一個男子一比高低,使男子見到她們而投來敬畏的目光。

8.熱衷於遠足靴的人

這一類人通常會在工作上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時間。他們有很強烈的危機感,能夠居安思危,時刻準備迎接一些可能出現的意外。相對而言,他們有較強的挑戰精神和創新意識,具有較強的自信心,敢於冒險向陌生的領域挺進,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9.喜歡穿拖鞋的人

這一類人一般都很灑脫,也很自我,他們隻關注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們懂得享受生活,絕對不會為了別人的評價而苛求自己。

10.喜歡穿涼鞋的人

涼鞋上的條條帶帶越少,說明這一類人越追求簡單、自然。在骨子裏討厭用鞋子將腳丫包裹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們寧願腳下什麼也不穿,以求一簡到底,追回最原始的野性和淳樸。

喜歡穿涼鞋的人具有講究實際的性格,對待友情認真負責,但前提是對方必須令他們滿意或有所付出。

11.喜歡穿露腳指頭的鞋的人

這一類人對自己從頭到腳都充滿自信,而且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由主義者,他們不僅喜歡炫耀自己的腳指頭,還有大腿、小腿、膝蓋以及腳踝部位,並有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個自由主義者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任何約束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虐待。這一類人喜歡結交朋友,隻要對方不擺出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架勢,他們都會非常願意伸出友誼之手。

從上麵對鞋子的偏好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某些性格特征與心理。不過,心理谘詢專家也告誡人們:“穿鞋雖然可以表示一個人的身份、經濟條件、性格和內心,但是具體到每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決不能將鞋與人們的性格生硬地掛上鉤,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更全麵、更理性地認識一個人,解讀他的內心。

皮包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皮包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皮包的顏色、款型都能顯示出主人的喜好、性情與品味。通過皮包能準確地判斷出其主人的涵養、素質。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手提包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王女士是某大型企業的一位高級主管。一次,她受邀去參加一個商業酒會。在去之前,她換上了一套西裝套裙,然而粗心大意、不拘小節的她攜帶日常上班用的絨布提包就去了飯店。到了酒會上她才發現,別的女士拎的大都是羊皮手提包或緞麵的小包,她的提包看上去與現場氣氛極不和諧,令她感覺渾身不自在。

王女士的這種尷尬經曆在很多女性身上都發生過。之所以會這樣,除個別人是因為時間倉促來不及準備或粗心大意忘記準備外,更多的是因為人們忽視了手提包在服飾搭配中的作用。其實,一個人的包是他身份的象征。是否選用名牌,選擇何種質地,選擇何種造型、色彩和成色以及保養程度,都體現著這個人的個人品位、生活態度和他的性格。

英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很多人之所以願意根據服裝來配備不同款式的皮包並隨身攜帶,是因為皮包能給他們帶來足夠的自信。皮包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配件,其實,在對皮包的選擇和使用中還隱藏著人們的某種心理需求。

首先,皮包能給人們帶來一種安全感。皮包就像一個貼心伴侶,隨身帶著它,心裏才有一份可依賴的踏實感。從心理學上來講,人們對皮包的熱愛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感是高於生理需要的人的另一種本能需要。當人們從封閉的小家走向廣闊的社會,正是身上的皮包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他們某種情感依托。在某些場合,皮包還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相比之下,女人比男人更加需要皮包的“救助”,皮包能使女人們變得更加優雅、完美。男人可以把手機、香煙、鑰匙等物品隨手放在貼身衣兜裏,而女人則不行,所以她們更加需要皮包。有時候,我們通過女人的皮包不但可以看出她們的品味,體會到她們那迷醉的女人味,還能判斷她們最近一段時間內的心情變化。

一般來說,選擇皮包的式樣比較大眾的人,其性格也比較大眾化,他們的性格中沒有特別鮮明、個性的東西。這一類人喜歡隨大流,人雲亦雲,沒有主見。他們一生中多多少少有一點兒收獲,但沒有大的成就。

而那些選擇皮包式樣很有特色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個性,各方麵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與見解。這一類人中的大多數都具有藝術細胞,他們喜歡無拘無束,喜歡標新立異、喜歡冒險、創新。這一類人往往具有過人的膽識和魄力,若不出現異常情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將會取得顯著的成績。此外,他們的自我表現欲望和虛榮心都特別強。

喜歡中型肩帶式手提包的人個性獨立,但是他們在言行舉止等方麵卻很傳統、保守。他們的朋友不怎麼多,交際範圍比較小。

喜歡小巧精致但不實用的皮包的人屬於個人主義者,他們往往涉世不深,沒有什麼城府,單純的女孩子交朋友最好交這樣的人。但這隻是這一類人的一個階段,當他們步入成年後,其性格就會發生改變。這一類人往往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喜歡式樣小巧的皮包,把皮包當成裝飾品的人大多是沒有經曆過磨難,性情比較脆弱,遇到挫折很容易讓步的人。喜歡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味的小包的人也屬個人主義者,個性很鮮明,他們的穿著和思維方式往往和常人大相徑庭,有些時候會顯得與別人格格不入,所以他們的人際關係不怎麼好。

喜歡超大型皮包的人,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很容易和別人建立關係,但關係也容易破裂。他們總是懷著一種散漫的態度對待生活,沒有責任感,他們對於某些事情自己感覺無所謂,但別人卻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