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金錢博弈:判定對方心理的軟肋(2 / 3)

心理學研究發現,現實中不同的儲蓄習慣往往反映了人們不同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存錢的方式來洞悉對方的性格與心理特征。

1.喜歡用錢購置房產的人

通常來講,喜歡花錢買賣房地產的人相信家是一個人的堡壘,而且他們覺得許多人也認同他們的看法,因為他們相信投資房地產會帶來最大的收益,是最佳的儲蓄方法。

這一類人一向都是用穩健、保守的手法來積累自己的財富,投機或風險大的生意他們是不會參與的。此外,這一類人往往是非常注重本源思想的。他們的朋友都是認識很長時間而且曾經與他們共患難的。在人際交往中,這一類人比較欣賞有誠意的人,最討厭那種無事獻殷勤、阿諛奉承的小人。財富能為這種人帶來生活上的享受和許多特權,因此他們對財富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2.有定期儲蓄習慣的人

一般來講,有定期存款習慣的人會追求安定且有保障的生活,但這並不表示這一類人沒有安全感,而隻是他們渴望追求的是平靜的生活,不願生命中有太多太大的挑戰,更不願意有太大的起伏。現實中這一類人通常有一個穩定的職業,在工作中,追求穩定,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進,沒有好高騖遠等非分之想,所以不會成為上司壓製的對象。

在交友方麵,他們一般比較謹慎,因為他們通常需要觀察對方一段時間才能決定對方是否有資格做他們的朋友。

3.喜歡將收入大部分儲蓄起來的人

有這種儲蓄習慣的人基本上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沒錢的日子,他們更害怕饑餓貧窮,因此千方百計把每一分錢都省下來,存進銀行,而他們最大的人生樂趣就是看著存折上的數字不斷地增長。

在人際交往中,這一類人極為謹慎,對人也總是斤斤計較,非常害怕被別人占便宜,所以沒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在施與受之間,他們習慣獲取,而沒有習慣施予,要他們施舍零錢給路邊的乞丐,這一類人也會一口回絕。

在事業方麵,他們會選擇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是否有前途倒在其次。在尋覓終身伴侶方麵,他們非常注重對方是否能給予自己安全感及是否能與自己廝守一生,至於其他的品質如性格反而不會很在意。

4.將收入的一小半儲蓄起來的人

有這種儲蓄習慣的人往往覺得生命中的資源雖然不至於用不盡,但應付基本的生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一類人始終抱有這樣一種信念:就算跌倒,自己也是有能力爬起來的。這種心態顯示這一類人有不錯的安全感,不過他們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防範之心。

對他們真誠的人可以贏得他們的信任,而他們對朋友也可以交出真心。他們所追求的事業必須給予他們機會去一展所長,金錢對他們來說並非不重要,但滿足感和成就感也是不可或缺的。與他們交往的人,往往覺得他們爽朗愉快,處事永不拖泥帶水,對朋友也有通財之義,非常慷慨大方,是許多人願意接近的人,通常這一類人人際關係會比較好。

5.購置保值、增值物品的人

這種人對金錢一直抱著豁達的態度。他們總是這樣認為:在人生的旅途中,金錢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一般來講,這一類人懂得如何用錢去品嚐和享受生活,生活過得悠閑。他們對人際關係大多抱著不強求的態度,合得來的朋友時不時相聚言歡,合不來的可以視為陌路人。對於財富他們也有同樣的看法,有機會賺錢他們不會輕易放過,但是要煞費心思去製造賺錢機會,他們會認為劃不來。

6.喜歡活期存款的人

這一類人往往有不錯的決斷力,隻要一有成熟的想法就會馬上實施,對他們來說很難沉住氣,因為他們沒有耐性慢慢部署及伺機行事。職場上,這一類人的同事和上司都認為他們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一見鍾情的事經常發生在這種人的身上,因為他們始終不接受先觀察然後交友的一般步驟,所以常被卷入感情的旋渦,為自己帶來了不必要的痛楚。生活中這一類人或許應該考慮將感情作為定期的存款,放在一個戶頭內,那麼他們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人們的各種各樣的理財方式,折射出他們的不一樣的人性和生活思維。了解他們的理財習慣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捕捉他們在交際中內心的軌跡,使我們在社會交往中,知己更知彼。

從付款方式推斷人的心理訴求

在日常消費中,付款消費是我們最常見的經濟行為之一。不過,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中所提供的消費付款方式也逐漸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因此,人們可選擇的付費方式也越來越多。有的人喜歡現金付款,有的人喜歡用支票,而有的人則喜歡用銀行卡支付等等。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看似簡單的支付方式卻隱藏著重要的人性玄機。據心理學家分析,一個人選擇的付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和他處理生活中其他瑣事的方式有相似之處,而從這些付款方式中,我們也可以閱讀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1.喜歡采用電話付費的人

這一類人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並懂得利用它們為自己服務。但由於對某些東西的依賴性太強,所以常常會使他們喪失一些自我的主動權而受控於人。除此以外,這一類人對任何事都是有很強責任感的。

2.喜歡由他人付款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的生活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有人替他們處理這些生活中的瑣事。為了自己的事業,他們通常把時間安排得非常緊迫,根本沒有餘暇做其他事。這一類人可能一年查閱一次賬單,但正如先前所說的那樣,由於他們的時間太寶貴了,所以他們沒有過多時間來處理這樣的小事。

一般來講,這一類型的人原則性很強,立場堅定,不習慣服從和聽命於他人。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這一類人通常都會找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進行開脫,在挫折和困難麵前,有時候也會退縮、膽怯。

3.喜歡親自付款的人

他們大多比較傳統和保守,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差,而偏重於循規蹈矩,常常守著一些過時的東西,缺乏冒險精神。生活中也容易缺乏安全感,並且有自卑心理,但又極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他們一般不會輕易地相信某一個人,不管對待什麼事,他們總覺得隻有親自參與,才會有所保障。

4.喜歡按時付款的人

這一類人通常會在月初將所有的賬單付清。生活中,這一類人是非常有責任感的,畢生都按照個人原則行事。對這一類人來說,在固定的時日將賬款付清,可以有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且還會有一些成就感。因此,他們一般都會深得房東和銀行的信任,債主會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並為他們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正是由於沒有逃賬的心理壓力,所以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通常來講,收到賬單以後就立即付款的人,多是很有魄力的,凡事說到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並且做事當機立斷,從來不拖泥帶水。這一類人的個性獨立,為人真誠坦率,無論哪一方麵,從來不希望自己欠他人的,倒是可以他人欠自己的。

5.喜歡拖賬的人

喜歡拖賬的人一般都討厭付款,如果有其他的選擇,他們保證不會付出一分一毫。他們喜歡讓別人在付出辛苦勞動之後再獲得報酬,結果自己付款就如同支付服務費一樣。這一類人不喜歡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尤其是錢財。他們是十足吝嗇的人。不過,這一類人卻喜歡生活在危險的邊緣。他們很喜歡應付眼前的麻煩,每拖欠一天欠款,就會有一天的欣喜。

他們很多人都有喜歡占便宜的心理,比較自私,缺乏公平的觀念,總是想著自己少付出或是不付出就能得到盡可能多的回報。這一類人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地去關心或者幫助別人。總之,他們對人雖不算太冷淡,但也算不上熱情。

6.沒款可付的人

這一類人厭倦工作,不喜歡為了工作而使自己過度勞累和“浪費”過多的時間。這一類人最喜歡做白日夢,他們總是喜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需要什麼,之後睜開眼睛所要的東西便會立刻出現在眼前。現實中,這一類人或許真的需要購進很多東西,如果他們將花費在幻想上的時間用於努力工作,那麼他們會過得很愉快,也會給他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7.喜歡拆東牆補西牆的人

拆東牆補西牆的人,是指從一個人手中借來錢後還給另一個人,這一類人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聰明的辦法。而實際上這是一個再愚蠢不過的做法了。因為這種方法不得不使他們麵對超支的窘況,而且要維護自己在親朋好友中的形象,否則就沒地方借錢了。也有一些人僥幸在去世後還欠著很多債,於是這些人成為了後來者的偶像和榜樣。

付款是一種簡單的經濟行為,也是我們考察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手段。它不單體現了一個人對於金錢的態度,更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在現實的社會交往中,我們要想判斷一個人的品行,觀察他的付款方式是個不錯的開始。

金錢的滿足欲顯示人的價值觀

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對於金錢的追求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價值觀念,這也就引出了人們對金錢的認識。換言之,金錢觀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什麼樣的金錢觀就能折射出什麼樣的人生觀。法國亞曆山大·小仲馬在《茶花女》中這樣寫道:“金錢是好仆人,壞主人。”是做金錢的主人,還是做金錢的奴隸,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對於金錢的看法,很難找出真正的一致性。擁有金錢是每個人一生的夢想,錢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的經濟支柱。然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金錢觀和價值觀。比如,有吝嗇小氣,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的;也有慷慨大方,視金錢如糞土的。那麼,我們如何通過人們的金錢觀去解讀他們的價值觀呢?

1.腳踏實地賺錢的人

這一類人從不好高騖遠,他們很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和周圍環境也一清二楚,因此,他們製訂的目標切實可行,他們對人生也總抱著堅定謹慎的態度。

2.喜歡理智掙錢的人

通常來講,這一類人對金錢的最好態度就是積極爭取,盡量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但又能清楚地了解金錢的價值,不做金錢的奴隸。

3.在追求上迷失自我的人

這一類人認為:人生要積極進取,決心有一天能出人頭地、有錢有勢。如果在金錢上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他們的情緒將會大受挫折,內心備受煎熬。現實中,他們往往潛心於名利,卻忽視了自身的修養,心理嚴重扭曲,不能正視自己。他們不僅在肉體上折磨自己,精神上也備受煎熬,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得到期望的東西。

4.認為金錢適可而止的人

有一些人對於自己現在擁有的金錢、權力和成就感到滿意,擁有更多對他們來說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壓力。他們對待金錢的態度很豁達,達到了知足常樂的人生境界。

5.貪得無厭的人

這一類人期望的總是比他們目前擁有的高一級,在現實和欲望之間總有一道鴻溝。他們往往精神上很痛苦,不管得到了什麼,總覺得不夠。

以上隻是對金錢觀的一個大致分類,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所以很多人還是看不清自己的金錢觀,也不知道什麼樣的金錢觀才是正確的。可想而知,這樣的人在金錢麵前往往會迷失自我。誠然,生活離不開錢,人們有了錢,可以買到喜歡的東西、可以遊覽名山大川……但生活也不應完全被金錢所占據,否則這樣的生活是痛苦的。因此我們應該形成正確的金錢觀,讓金錢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服務。

從購物習慣看女人對生活的態度

購物是女人的天性,對於女人來說,購物似乎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08年6月11日報道:英國一家網站對788名19歲至45歲間的女性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這些女性平均每幾秒就會冒出一次購物的想法。

西方有句俗話:“把東西賣給有錢、有勢、有需求的人。”其實,這裏的“人”更多的是指女人。現代女性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普遍要求自己在精神、經濟、人格三方麵的獨立。這樣就使得她們在購物方麵具有很強的獨立支配能力。

不同性格的女人對於購物會有不同的方式。每一種方式,都能折射出人的性格和她的內心世界。在人際交往中,通過了解女人的購物方式就可以更容易了解這個女人。

1.喜歡列目錄購物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