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環境太靜不利於老人健康(1 / 1)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喜歡幽雅安靜,為此,恨多家庭便讓老人單獨在安靜的屋子裏居往。實際上,這種做法對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聲響刺激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蕭蕭的風聲、優美的樂曲、親人們親切的話語及生活中的許多聲響,對穩定人體內環境是有益的。

美國研究人員曾做過試驗:讓誌願受試者分別進入一個完全隔音、沒有一點聲響的房間裏。結果發現,兩個小時後,受試者開始感到極度恐懼,精神高度緊張。三至四小時後,便逐漸失去理智控製……等試驗結束時,他們一個個發瘋似地從房間裏衝出來。科學家認為,一個完全沒有聲響的環境,對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神經係統會造成恨大損害,使人產生恐懼不安、心律失常、食欲減退以及心理上莫名的壓力,出現情緒煩躁、思維混亂等。

繁雜、喧鬧的噪音,對健康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於是人們總是想盡辦法,來減少和消除噪音,以保障身體健康。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也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為此,恨多家庭便讓老人單獨在安靜的屋子裏居往。有時候,當活潑好動的孩子到老人的居室玩耍時,父母多會把孩子拉出去,並叮囑:“不許到爺爺奶奶屋裏去吵鬧!”表麵看,這是為了讓老年人安好,而實際上,過於追求安靜的做法對老人的身心健康更有害。

事實上,聲響刺激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大自然中,百鳥呢喃、潺潺的流水聲、蕭蕭的風聲、優美的樂曲、親人們親切的話語及生活中的許多聲響,對健康都是有益的。對人體來說,這些聲音是一種良性刺激,對穩定人體內環境有益。古人早就有“聽鬆濤、聞溪水”可延年益壽的說法。尤其是有兒孫在老人的麵前,經常同老人說些愉快有趣的見聞,給老人唱他們喜歡聽的歌曲,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有裨益的。

伴隨建設和諧、宜居城市的進程,城市大力推進老年公共服務設施和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建設,對老人的關愛始終體現在方方麵麵。在居民小區、城區道路交界地帶建設小遊園,方便老年人開展娛樂、健身活動。以人為木和以老年人為核心的公共服務設施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方便、更愜意。這些適合老年人的社會組織和一些健身場所,讓老年人充分發揮餘熱,體現自己的價值。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和諧、融洽、方便、宜居的城市氛圍讓生活在其中的老人們盡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