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加強對經濟學的了解(1 / 1)

(1)定義

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曆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

(2)發展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他首次提出了全麵係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富論》之後的100年,自由主義經濟繁榮的背後漸漸顯露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必然和社會財富分布不均、貧富懸殊的弊端。馬克思認為一個國家經濟的代表是其勞動力,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其在《資本論》中提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剩餘價值”等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發展中階級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進入20世紀,亞當·斯密所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已呈現出種種的病態和危機。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主義打破了“看不見的手”的教條,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經濟學的主流,而凱恩斯本人也被譽為“戰後繁榮之父”。

(3)內容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

經濟學是以“公民”及其“商品”和“商品要素”(如“土地”、“勞力”、“技術”、“空氣”、“水”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因此,商品是經濟的起點,商品學是經濟學的基礎,財務學、會計學是經濟學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