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走出國門,就會發現,在國際市場上,帶有“MADE IN CHINA”標誌的產品越來越多。所以,中國才有了“世界加工廠”之稱。
國際市場上60%的玩具、40%的鞋、30%的紡織品以及 50%的電腦都是中國生產的。而這些成績僅僅是“中國製造”的開始。美國一家谘詢公司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總產出中所占份額將達到22.4%,到時會超過美國的22.2%,位列世界第一。
在我們的觀念裏,美國是一個物資非常豐富的國家,不管什麼,好像都無求於人,什麼商品他們都能生產。但事實卻正好相反,盡管美國的市場經濟非常發達,但是他們也需要進口別的國家生產的東西。中國製造已經充斥美國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中美貿易數字顯示,美國人2007年消費的9.2萬億元商品中,2900億是從中國進口的。盡管當時有人倡導要罷買中國貨,但絕大多數的學者認為,除非和沃爾瑪這樣的營銷業巨頭配合,否則絕不可能成功。
因為,根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統計,沃爾瑪百貨公司僅2008年就從中國進口了近300億美元的產品。而2001~2008年這八年間,沃爾瑪公司進口的來自中國的產品累計可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的10%。
由此可見,“中國製造”正在成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範圍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要想使中國製造真正受到人們的歡迎,那麼“未來的‘中國製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遵循全人類的價值理念,走‘中國創造’之路。”而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全球消費者不僅離不開“中國製造”,更不想離開“中國製造”。
單靠價廉物美、大批量的低端產品來創造財富,並非長久之計。我國企業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以高質量的品牌產品打造出全新的“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