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彙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1)兩種貨幣的價值高低
這是決定彙率變動的根本因素。在金本位製度下,主要看兩國鑄幣中的含純金量大小;在紙幣製度下,主要看兩國紙幣本身代表的價值量。
(2)國際收支狀況
這是決定彙率變動的主導因素。國際收支順差,表明外彙供大於求,將會引起外彙彙率下降;國際收支逆差,則會引起外彙彙率上升。
(3)通貨膨脹率高低
這是決定彙率變動的基本因素。通貨膨脹使得貨幣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同樣也會導致對外貶值,從而導致外彙彙率上升。
(4)利率水平
這是決定彙率變動的短期因素。不同國家的利率發生變化時,會導致資金尤其是短期資金產生國際流動,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
(5)各國彙率政策和中央銀行對外彙市場的幹預程度
這是決定彙率變動的政策因素。通過調整本國貨幣政策和利率變動影響彙率、直接幹預外彙市場,都會對彙率水平產生影響。
(6)財政赤字
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彙率將下降。
彙率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彙率有不同表現形式。外彙彙率的變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基本的是兩國貨幣的含金量高低。
在我國,人民幣彙率從2005年7月21日起不再釘住單一美元,而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彙率機製。每天晚上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格作為第二天外彙市場上銀行間外彙交易的中間價,以後每天都這樣公布中間價,銀行間外彙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格可以在中間價3‰的幅度內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