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病難、看病貴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了,哪怕是一點點小病,一進醫院,就得成百上千的費用。
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拿出專項資金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醫療保障製度,也就是社會醫療保險。
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製度。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險由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救助、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和個人補充醫療保險三個層次構成。
這種保險製度按統一標準享受待遇,同樣的準入條件,收費標準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別。員工門診費用可從個人賬戶中扣除,扣完以後由員工自行付費,如果員工連續幾年不生病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累計滾存。
社會醫療保險的標準是自己交一部分費用,國家幫助出一部分費用,如果有工作單位的話,單位也幫出一部分,去醫保定點醫院看病的話能按一定比例報銷。1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6%;1萬至2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8%;2萬至4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92%。
醫療保障製度是一項利國惠民的政策,在這一政策下,百姓看病就方便了,不再是看病難,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