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xiǎn)夫人(約512或525—約602或604)。一作冼(xiǎn)夫人。南朝、隋初嶺南俚族女首領。名阿莫,高涼(今廣東陽江西)人。世為首領,有部落十餘萬家。多智謀,善用兵。嫁梁高涼太守馮寶。寶死後,她助陳統一嶺南。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遣其子馮仆朝見陳武帝。後以擊敗反陳的廣州刺史歐陽紇,封石龍太夫人。開皇九年(589年)迎隋將韋洸入廣州,不久,又遣孫馮盎擊平王仲宣叛亂,被隋文帝封為譙國夫人。
安定地方
冼夫人年輕的時候,就非常能幹。她不僅會帶兵打仗,出奇製勝,而且對族裏的人很愛護。因此,人人稱讚她。她的哥哥冼挺當過州刺史。有時冼挺恃強侵犯鄰近的郡縣,冼夫人總是加以勸阻。可是這樣一個精明能幹的青年女子,還沒找到一個如意郎君。
東晉的時候,東北有個割據政權,叫“北燕”,是一個姓馮的漢人建立的。北燕滅亡以後,皇族中有一個叫馮業的,帶著部隊逃到了南方。那時,東晉已經滅亡,繼起的是宋朝,馮業便歸附了宋朝,被任命為嶺南的一個地方官。從此,他一家就在嶺南居住下來。梁朝的時候,他的孫兒馮融做到羅州(今廣東化縣東北)太守。馮融有一個兒子,名叫馮寶,任高涼太守。馮寶也很年輕,還未娶妻。馮融聽說冼家的女兒如此能幹,便派人帶著豐盛的禮品,到冼家為兒子求婚。
冼夫人覺得馮寶是當地的太守,嫁給他可以增進俚漢兩族的友好關係。所以當她母親來征求意見的時候,她高興的答應下來。
冼夫人和馮寶的結合,是俚、漢兩族關係日益發展中的一段佳話。高涼一帶的俚族首領,原來都不大聽漢族地方官吏的調遣。有的還常常侍強劫掠臨近的州縣。冼夫人和馮寶結婚以後,就跟馮寶一起處理全郡的政事。一方麵幫助他在俚族人民中間傳播漢族封建統治階級的禮教觀念,推行政令,一方麵還幫助他約束俚族首領,不許他們犯法擾民。這樣,在冼夫人的幫助下,馮寶把高涼治理得很好,俚、漢兩族人民相處也更為融洽。
計取李遷仕
梁武帝晚年發生了“侯景之亂”。侯景原來是東魏的一個將領,後來投降了梁朝。在投降梁朝以後,他看梁朝的統治很腐朽,於是起兵叛亂。不久就攻下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把梁武帝圍困在台城(宮城)內。梁武帝心急如焚,命令各地發兵援救。
高州(今廣東陽江西)刺史李遷仕認為,這正是割據稱雄的好機會。他假稱有病,拖延發兵救援的時間。
為了一舉成功,他想爭取冼夫人的支持。因為冼夫人在俚族人民中威望很大,隻有通過她,才能把當地的俚族人煽動起來,參加叛亂。而要取得冼夫人的支持,就必須讓冼夫人的丈夫也參加叛亂。但是主張維護國家統一的冼夫人,打碎了李遷仕的如意美夢。
550年,李遷仕派人來到高涼,請馮寶到他那兒去,說是有要事相商,其實,就是想威逼馮寶一同起兵。馮寶見刺史有請,便準備前去,聰明機智的冼夫人,已經識破了李遷仕的陰謀詭計,立刻加以勸止。她對馮寶說:“刺史無事找你到他那兒,一定是想要你同他一起造反。”馮寶說:“你怎麼知道呢?”冼夫人說:“刺史奉命援救台城,理當即刻發兵。可是,李遷仕一再拖延時間,遲遲不去援救;一麵又在招集人馬,並且叫你前去,他的反跡已經很明顯了。找你去,一定是想把你關起來,作為人質,脅迫我也和他一起造反。希望你先不要去,看看情況再作決定。”馮寶聽了夫人的話,恍然大悟,就沒有去李遷仕那兒,李遷仕見馮寶沒有上當,也等不急了,沒多久就公開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