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修道德,洪荒宇宙煉元神。五遁三除閑戲耍,移山倒海等閑論。能使須彌翻轉過,又將日月逆周旋。悟道原須滅去塵,塵心不了怎成真。”
這天地亙古時間,浩瀚空間,在凡人眼中既是業又是孽,多少人渴望在有限的生命裏能一朝成仙,從此青春永駐、法力無邊、俯視宸宇;而對那些已得道成仙、隻為繼續苦修,終悟混元道果,超脫於宇宙而存在的無上大仙們來說,翻雲覆雨、改天換地卻又隻在一念之間。成仙容易大道難,這是那些無上大仙們的一致看法,就如同凡人那成人容易成仙難的觀點一樣,大仙們要悟得大道,超然於天地宇宙,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還有那麼一類人,他們卻是特殊的存在。原因在於他們的曆史十分悠久,可能天地未開、鴻蒙未辟之前他們就以各中形態存在於虛空之中,而他們的修煉也無法以後世人們所熟知的天道而論,因為他們本身在感悟天道之前就擁有了超凡的力量。
那麼,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年代,一段怎樣的時間,他們到底有些什麼人,他們的修為和力量到底又如何呢?
簡單來說,那是宇宙意識初醒的一段時間,按照科學的說法,那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前夕,我們暫且將它稱作“虛空時期”。具體來說,按照後世各種神話傳說的時間排序,我們已經有一條十分清晰的脈絡,時間從古至今可以分為天地時期、混元時期、盤古時期、玄黃時期、天皇時期、地皇時期、人皇時期、五帝時期、封神時期和天庭仙佛神時期,而這每一個時期都有一位我們所熟知的代表人物來佐證它的存在。而“虛空時期”,則排在天地時期之前。
下麵,介紹一下各個時期的主要特點。
天地時期,主要代表人物,鴻鈞老祖。這一時期,天地依舊是混沌一片,但已經出現了各式各樣應運天地而生的靈體。“現有鴻鈞後有天”,這並不是說鴻鈞老祖創造了物質形態的天上地下,而是指他在這一時期首先悟得了天道——天地萬物尊崇某種神秘自然規律的準則。由此他創造性地開創了“仙族”一脈,將自身與所謂的“巫妖魔族”割裂開來。在他看來,巫妖魔族雖也必須服從於天道,但他們並不太開化,在某些方麵甚至還是與天道背道而馳的。“仙族”出現的意義在於教化,有利於鴻鈞老祖推行先進的天道思想。“仙族”的特點是血統的高貴與純淨,也就是說必須通過一條鴻鈞老祖認為“幹淨”的道路修煉才能成“仙”,是真正的高嶺之花。而這“幹淨”具體指什麼?通俗來講就是善啊、資質啊、合乎自然啊、因果機緣啊什麼的,具體理論到了他的徒子徒孫們手中才被發揚光大。而“仙族“的成立與“仙界”的建立無疑是創立了一種原始的等級製度,這對後世的發展影響巨大。因為凡是能成仙者,他們日後在修為和能力上都比其他族人要多出一些優勢(普遍性),這也從側麵印證了天道一詞的合理性。如此一來,仙族很快就成為天地的正統和權威者,巫妖魔族此時隻能感到巨大的適者、強者才能生存的天道壓力,普遍他們的修煉總會有些偏離、他們的修為也總會遜仙族一籌,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們總不是仙族的對手。於是,巫妖魔族中紛紛有人策反,投身仙界懷抱,服從於天道之下。“仙族”由此發展,鴻鈞老祖和天道思想開始一統天地。
到了混元時期,天道已經基本得到了各族的認同,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仙。此時的得道的仙人重質不重量,人數較巫妖魔等其他族群十分稀少,而且他們都是無為無欲的,他們隻管教化,並不直接參與天地的利益紛爭,隻是在各族爭得無法開交的時候才出來收複人心,而天地各族思想各異,想要他們放棄各自的既得利益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這一時期巫族、妖族和神獸族因為人數優勢而最為興盛,但他們還處於初步發展期,各自為政,並沒有核心的領導力量。而此時的魔族也還沒有形成大氣候,因為魔族大多是仙人修道過程中誤入歧途墮落而成,此時仙族人數都太不多,魔族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不過這一時期還是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陸壓道君。陸壓道君是誰?由於本文的故事就是由他展開,所以這裏隻簡單說一下。陸壓本不叫陸壓,他的本身是虛空時期靈識清醒較早的一團離火之精(離火————虛空之火),是和鴻鈞老祖一樣是在先於天地時期的虛空時期就存在的人物。由此可見,他也是我所說的那些“特殊存在”中的其中一人。既然拿他和鴻鈞老祖對比,那麼他和鴻鈞老祖誰更厲害一點呢?鴻鈞老祖的本身是虛空意識初醒之後覆蓋在混沌土壤中的一條泥鰍精,從出身來說他矮了陸壓一截,但後來因為各自機緣(其中緣由,以後故事中會說到)不同,鴻鈞老祖後來修為反而比陸壓更高一些。但由於陸壓特殊的出身,即使鴻鈞老祖感召天道、一統天地之後,他也是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不能以鴻鈞狹義的天道來約束他。也就是說,鴻鈞老祖所謂的天道對陸壓來說是無效的。在陸壓的身上,自有另一番不同的“天道”來約束,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一時期的重要原因。陸壓身負神秘使命,在這一時期分/身下界,遁入鴻鈞老祖天道之下,得道成仙。所以他的分/身修為始終還是不如鴻鈞老祖,畢竟到了人家的地盤就得聽人家管。不過他的本身卻是與鴻鈞同一輩的,而且還是師兄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