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好話是成功的突破口,是人際關係和諧的秘訣。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學會說一些真誠、溫暖、積極、理解、激勵和尊重的話,這樣才能成為社交場合的多麵手,吸引周圍的人,能適時地調動氣氛,帶動周圍人的積極性,走到哪裏都會成為中心人物。因此,好話及時說出口,你的好運氣才會天天有。
真誠說話能贏得信任
人類自從有了語言,便有了交流的工具。語言不僅是個人意見的表達,同時也是個人良好形象的一種展現。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與人交流時,話語真誠,溝通就很容易進行下去。那是因為彼此間相互真誠的表露,會促使相互間的信任。因此,最會說話的人,通常都非常真誠,他們往往站立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這樣的人也最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
19世紀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特,就是用自己真誠的語言感動了校長一家,並如願以償地成為校長的乘龍快婿。
巴斯特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任教時,認識了校長洛朗的女兒瑪麗小姐。見麵沒多久,巴斯特就被瑪麗的美麗端莊、溫柔大方所俘虜了,他深深地迷戀上了瑪麗小姐,並決定向她求婚。
於是,巴斯特分別給洛朗先生、洛朗太太、瑪麗小姐寫了求婚信。
在給瑪麗小姐的信中,巴斯特寫道:親愛的洛朗小姐,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容貌,也不是因為你是校長的女兒,而是因為你對自然的熱愛,你對萬物的慈悲,我想,一個如此善良的姑娘,一定會好好照顧她的丈夫的,而我,就非常需要一個可愛的女人的照顧。並且,你做的蘋果餡餅非常可口,我想一輩子都享有這種餡餅,可以嗎?
在給洛朗太太的信中,巴斯特寫道:敬愛的太太,您生育了一個好女兒,這位姑娘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如果我因不能得到她而痛苦不堪時,您也應該負一定的責任,至少您應該感到良心不安,因為您把自己的女兒培養得太優秀了,以至於我根本無法將她割舍下。請允許我來替您照顧她好嗎?我需要的隻是一個妻子,一個愛自己和被自己愛的姑娘,而您的女兒,我會原封不動地替您保管。請相信我的真誠,我以基督的名義起誓,我會像一個父親一樣照顧她,愛護她。
在給洛朗先生的信中,巴斯特寫道:我應該先把下麵的事實告訴您,讓您容易決定允許或拒絕。我的家境小康,沒有太多的財產。我估計,我的家財不過5萬法朗,而且我早已決定把我的一份送給我的姐妹們了。所以,我可以算是一個窮漢。我所擁有的隻是健康、勇敢和對科學的熱愛,然而,我不是那種為了地位而研究科學的人。
在信中,巴斯特的言語非常坦率,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真誠,並且,字裏行間充滿了熾熱的情感。最終,洛朗一家接受了他的真誠,成就了一對伉儷。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說話真誠著稱。他14歲時參加殿試,真宗出了一道題讓他做,晏殊看過試題後說:我10天以前做過這個題目,草稿還在,請陛下另外出個題目吧。真宗見晏殊這樣真誠,感到他可信,便賜他同進士出身。晏殊在史館任職期間,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員常到外麵吃喝玩樂。晏殊因為家貧,沒有錢出去,隻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書寫文章。有一天,真宗點名要晏殊擔任輔佐太子的東宮官,許多大臣不解。真宗對此解釋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隻有晏殊和兄弟們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合適的人選。晏殊向真宗謝恩後說:我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隻是家裏窮而已,如果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真宗聽了,越發讚歎他的真誠,對他更加信任。
真誠是人性中一種非常美好、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感情,每個人都渴望真誠,渴望別人能夠誠心誠意地對待自己。一句真誠的話,可以給人帶來親切與溫暖,可以消除對方的陌生感,可以進一步拉近兩個人的距離。一句看似平常的卻充滿關心的話語,背後卻蘊藏著溫暖的友愛之情。
林肯有一句話說得好: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能吸引更多的蒼蠅。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贏得人心,首先讓他相信你是最真誠的朋友。那樣,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是一條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彼岸。所以,對別人說出真誠的話,就等於贏得了他的心。
溫暖的語言暖人暖己
溫暖的語言,恰似一陣春風,吹走你心中的陰霾;猶如一杯熱茶,撫慰你受傷的心靈。而冰冷的語言,卻像一把尖刀,損傷你的尊嚴;猶如一根木棒,打擊你的自信。
愛迪生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他母親就是會將老師的冷話——你太笨了!她母親是將冷語升溫成暖語的人,她時常對幼小的愛迪生說:孩子,你是最棒的。
一句冷冰冰的話,有時可以扼殺一個希望;一句暖烘烘的話,有時可以成就一個天才。冷話,就是生硬的話,不帶情感的話,甚至是冷酷無情的話。這樣的話,誰都不願意聽的,常言道:溫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其實,語言是有溫度的,不同的語言給人的感覺迥然不同。文明禮貌的語言是溫暖的,比如,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尊重他人的語言是溫暖的,比如,您好、您先請、請坐;關心他人的語言是溫暖的,比如,注意身體健康、多保重!
因此,與朋友交流,說話不能太冷酷,要讓人感覺有親切感,別人才會願意與你交流,願意與你增進感情。否則隻會拉開彼此間的距離。如:嗨!穿得這麼漂亮幹什麼?要迷死人啊!這句恭維話就比哼!不必穿得古裏古怪招眼。要親切得多。
總之,我們平時最好用點語言加溫術。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德國一個小村莊裏,住著許多傳教士。因為種種原因,小村莊裏的村民們並不喜歡他們,其中一個叫米勒的青年還粗魯地嘲弄他們,然而,有個叫西蒙的傳教士並不在意村民們的看法,始終對人彬彬有禮。每天清晨,他在村口遇見米勒時,總會熱情地說:早安,米勒先生。一開始,米勒並不理睬他。但日複一日,米勒終於被西蒙的熱情和笑容感染了,也舉了舉帽子,笑著回答:早安,西蒙先生。
後來,米勒被納粹征去當兵了。幾年後,法西斯的鐵蹄踏上了這個小村莊,所有的傳教士被驅趕到村前的廣場上,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發落。指揮官手中的棍子指向左邊,這個人必死無疑,而指揮官手中的棍子指向右邊,則這個人還有生還的可能。輪到西蒙了,他顫抖著走上前去。但當他看到指揮官時,下意識地說了一句:早安!可令西蒙吃驚的是,那個指揮官居然就是米勒!聽到這句問候,米勒冷酷無情的眼睛突然閃動了一下。隨後,米勒便平靜地回答道:早安,西蒙先生。接著,他舉起了指揮棒對西蒙說了一個生死攸關的字:右邊!
一句溫暖的問候語,喚醒了米勒的靈魂;一句樸實的禮貌話,挽救了傳教士的性命。
今天,我們應提高自身素質,用文明和尊重給語言加溫,讓溫暖的語言圍繞在我們身邊。到那時,你會驚奇地發現:你送給別人的或許僅僅是幾個您好謝謝對不起,但別人還給你的卻是一臉的笑意,滿身的溫暖。尊重他人,文明用語,給語言加溫,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充滿了文明。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給別人一些溫暖的語言,生活就會更愜意;給別人一些溫暖的語言,生活變得更純淨一些;給別人一些溫暖的語言,生活就能更和諧一些;給別人一些溫暖的語言,即溫暖了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善意謊言可逆轉人生
從古至今,謊言被人們認為是最不受歡迎的語言,說謊之人也一直被人們瞧不起,但是,謊言中也有一種特例,叫做善意的謊言。英國人文主義者阿謝姆說:在適當的地方說適當的謊言,比傷害人的真話要好得多。有時謊言隻要充滿善意也美麗。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慘世界》裏那個主人公冉阿讓本是一個勤勞、正直、善良的人,但他窮困潦倒,一貧如洗。為了不讓家人挨餓,迫於無奈,他偷了一個麵包,被人當場抓獲,冉阿讓被判定為賊,並因此而鋃鐺入獄。
出獄後,他到處找不到工作,飽受世俗的冷落與恥笑。從此,對世界失去希望的他真的成了一個賊,順手牽羊,偷雞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蹤他,想方設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證據,把他再次送進監獄,他卻一次又一次幸運地逃脫了。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他饑寒交迫,昏倒在路邊,被一個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帶回教堂,但他卻在神父睡著後,把神父房間裏所有的銀器席卷一空。因為他已認定自己是壞人,就心安理得地幹著壞事。不料,在逃跑途中,冉阿讓被警察逮個正著,這次可謂人贓俱獲。
當警察押著冉阿讓回到教堂,讓神父辨認失竊物品時,冉阿讓絕望地想:完了,這一輩子隻能在監獄裏度過了!誰知神父卻溫和地對警察說:哦,尊敬的警察先生,我想一定是有什麼誤會,他是我的朋友,這些銀器是我送給他的。他走得太急,還有一件更名貴的銀燭台忘了拿,我這就去取來!
神父的話讓冉阿讓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後,神父對冉阿讓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新開始你的人生吧!
從此,冉阿讓洗心革麵,重新做人。他搬到一個新地方,找到了一份工作。後來,當他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後,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救濟窮人、奉獻社會上。
神父一句善意的謊言如雪中送炭,給冉阿讓以溫暖、光明和力量,並拯救了這個險些墮入地獄的靈魂。可見,善意的謊言會讓人生充滿美好的希望,也會讓善良的說謊者倍添其人性的魅力。
善意的謊言具有神奇的力量,或是出於信任,或是出於寬容,或是出於鼓勵,或是出於理解,它總能帶給人以希望和感激。所以說,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當然,善意的謊言也有其一定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