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提高說話水平提高說話水平,必須明確說話目的。沒有目的的表達,謂之“有口無心”又謂之“亂彈琴”,心中沒譜兒,是不可能“彈”出“水平”來的。積之愈深,言之愈佳。
每課名言
語言是為了裝飾人的思想而存在的。
——塔列蘭
每課經典
買筆的故事
新加坡名作家尤今有這樣一次經曆:
當記者時,筆是隨身工具,一日不可或缺。
一回,托一位同事為我買圓珠筆,再三再四地囑咐他:“不要黑色的,記住,我不喜歡黑色,暗暗沉沉,肅肅殺殺。千萬不要忘記呀,12支,全不要黑色。”
次日,同事把那一打筆交給我,天哪,我差點昏過去:12支,全是黑的。
責他、怪他,他振振有詞地反駁:你一再強調黑的,黑的,忙了一天,昏沉沉地走進商場時,腦子中隻有印象最深的兩個詞:12支,黑色,於是就一心一意地隻找黑的買。
言之成理,我啞口無言。
當時,我如果言簡意賅地說:“請為我買12支筆,全要藍色。”相信同事就不會買錯了。
從此以後,尤今無論說話、撰文,總是直入核心,直切要害,不去兜無謂的圈子。
一、“說話”的批評藝術
1.寓情於景
例1
1988年,任傳俊任江蘇儀征化纖工業公司的總經理。當時。儀征公司引進了西德利瑪公司的一條先進生產線。但是,利瑪公司提供給儀征公司的機器設備存在技術故障,致使生產線無法運轉,全部報廢,給中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於是,儀征公司向西德方麵提出索賠,並開始與利瑪公司進行談判。此事由總經理任傳俊負責。當時,中方提出索賠800萬馬克,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但也絕不是漫天要價。但利瑪公司拒不認賬,他們頑固地堅持儀征存心敲詐。一時,談判陷入僵局。
這事讓任傳俊極為苦惱。公司的損失確實很大;
但利瑪公司拒不認賬,這怎麼辦呢?如果訴諸法律,由於是涉外案件,程序極為繁雜,時間會拖得太久,而且也沒有絕對勝訴的把握,還要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談判,力爭在談判桌上將問題解決。苦苦思索之後,任傳俊決定換一下談判的思路和方法。
於是,當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任傳俊提出暫時停止談判,邀請西德談判人員到揚州遊覽名勝。
當他們一行興致勃勃地來到揚州西北的名寺一唐朝高僧鑒真居住和講學之處時,任傳俊向對方介紹說:
“這裏紀念的是一位為了信仰,六渡日本,雙目失明之後終於達到理想境界的高僧鑒真和尚。今天,中日兩國人民都沒有忘記他,你們不是常常奇怪為什麼日本人對華投資比較容易嗎?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日本人了解中國人的心理,知道中國人重感情,重友誼,我們對真心和我們合作的朋友會坦誠相待。”
一番話使利瑪公司的談判代表受到了很大的震動。誰都明白任傳俊的話外之音:你們如果也想像日本人那樣和中國合作的話,就應該充分了解中國人重情義,就應該明白中國人不會漫天要價,更不會敲詐!
遊覽後又回到了談判桌上,任傳俊又開始了他的攻心術:
“我們都是經常合作的老朋友了,……總不能為了這件事破壞了良好的合作前景;但是你們也要為我想想,我們中國還窮啊!我總得對這裏一萬多名建設者有個交待呀!
這一次,利瑪公司的代表們不再頑固了,他們痛痛快快地認可了800萬馬克的賠償。任傳俊大獲全勝。
點評:
一次遊覽可以打破談判桌上的僵局,任傳俊的秘訣便是用鑒真和尚東渡扶桑的典故借景抒情,讓利瑪台公司明白:中國人是重情義、講友誼的,是每一位合作者的夥伴。
名作家沈從文小時候曾有一件事讓他終身難忘。
例2
沈從文小時候十分淘氣貪玩,對學習並不感興趣。有一天上課,他又逃課了。
第二天早晨上學,他剛走進學校,就被他的老師毛先生發現了,毛先生叫住了他,準備教訓他一番。
而沈從文卻毫不再乎,這對他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了。
碰巧,沈從文站在一株楠木樹旁,毛先生於是便叫沈從文跪在樹下,斥責道:
“勤於功,勸無益,你怎麼總是不吸取教訓!你看這株楠木,它喜歡天天往上長,你次次願意在它麵前變成個矮子嗎?你就不感到羞恥嗎?”
毛先生一番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讓幼小的沈從文感慨萬千。等老師走後,他久久地打量著那株高大挺拔的楠木樹,耳邊回響著先生的訓導,鼻子酸酸的,心想:楠木樹,我總有一天要超過你!
在以後七十多年的時光裏,這株楠木樹給沈從文樹起了一麵鏡子,照著他成為一代著名作家,他的心中始終裝著這株楠木樹,裝著給他教誨的毛先生。
勸說是口才的角逐,更是智力的角逐,而口才決不是滔滔不絕喋喋不休。這需要有一個恰當的環境,借助於某些有特殊意義的環境、景物將勸說融於其中,能使被勸說者產生深刻的聯想,並且銘念不忘,勸說效果自然極佳。
2.促其自悟啟發說服法
例1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陳毅以上海市市長的身份趕到北京參加一係列會議。
組織上給陳毅安排的是老北京飯店的一間豪華大客房,房間裏陳設華麗,燈光明亮柔和,還有冷、熱水齊全的衛生間。跟隨陳毅一同前來的警衛員十分滿意,心想:陳老總一輩子忙得東奔西走,日理萬機。
現在好了,趁著開會,晚上回來真該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了。
哪知,幾位警衛員剛剛把東西安頓好,陳毅就通知他們,住宿地改在了中南海。於是,警衛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中南海,到那裏一看,頓時傻眼了,當時的中南海大部分房屋尚未修繕,屋頂雖是琉璃瓦,但屋內僅有一盞昏黃的電燈,屋角甚至還有蜘蛛網。屋裏的擺設也隻不過是一張大木床,一張舊木桌,兩把放不平的椅子,別說熱水了,連涼水,都要跑很遠去接。
警衛員們疑惑不解,心裏琢磨:這是怎麼搞的?
有好房子不住,來這兒幹嘛!於是,等陳毅回來時,便禁不住問他。
陳毅漫不徑心地回答說:“噢,那套房子讓給傅作義將軍了。”
傅作義?他不是國民黨將領嗎?憑什麼他住好房子。我們住這兒?”
陳毅笑了笑說:
“憑什麼?憑我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就是要以誠心對待朋友,傅作義將軍光榮起義,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這個貢獻有多大,你們想過嗎?我們避免了多少戰土流血犧牲?北平城能夠保存得這麼好,缺了傅作義能行嗎?現在讓他住一套好房子,你們都看不過去!共產黨都像你們這樣,能夠得民心,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