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他本身的優良素質和高貴品格。思想上他愛國愛黨、獻身航空,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和信念;技術上他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工程經驗和綜合集成的傑出能力;管理上他有統籌全局、把握關鍵、協調決策、敢於負責的組織領導才能;作風上他有求真務實、謙虛謹慎、關心同誌、平易近人、發揚民主、團結合作的優秀品格;行動上他有日夜操勞、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真抓實幹的老黃牛精神……從而贏得了幹部和群眾的廣泛信任和尊重。
第二,是他善於發揮基層單位和科研團隊的作用。航空動力事業是複雜的高科技係統工程,除了科技帶頭人的正確領導和適時決斷,許多事情需要基層廠所院校及廣大科技人員團結協作。大響院士很重視也很善於團結、動員、組織各基層單位和專家學者合作共事,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重大建議和谘詢報告,他總是邀請許多院士、專家共同研究討論,並得到基層單位的大力支持。這樣,他就能集思廣益、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所提建議、方案更具影響力和可行性。
第三,是他善於取得上級領導的支持。大響院士十分注意向領導機關請示彙報,認真領會、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審時度勢、恰當地陳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提綱挈領、思路清晰,從而贏得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
最後,我們用大響院士自己的話來作為本文的結語。他曾滿懷深情地說:“個人永遠隻是滄海一粟,廣大幹部和職工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始終時時刻刻把自己當作這個光榮集體中的一員。”他在古稀之年還一再表示:“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揚鞭自奮蹄。為了使國產的所有飛機都裝上健康、強勁的‘中國心’,我願在有生之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反反複複地去‘鼓與呼’;願意繼續為根治飛機‘心髒病’貢獻一點微薄之力,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滅為止!”
劉大響院士的深圳十年
———深圳中國工程院院士活動基地
辦公室主任陳瑋
一、初見印象
2000年7月,我來到深圳中國工程院院士活動基地工作,當時深圳院士基地坐落在深圳高新區南區綜合服務樓3樓一間辦公室裏。在辦公室裏,我見到了劉大響院士,他高高的個子,身板很直,嗓音洪亮,略帶一點毛澤東家鄉的湖南口音,說話和藹可親。劉院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基地辦公室的工作很重要,工程院在深圳設立院士活動基地,就是工程院的一個窗口,是院士與地方溝通的一座橋梁。”劉院士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深圳中國工程院院士活動基地是中國工程院與地方政府聯合創建的首家地方性院士活動基地,是合作委員會領導下的經常性辦事機構,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中國工程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委員會確定的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院士和專家,為深圳市政府及大中型企業(集團)的高科技發展規劃等提供谘詢評估;舉辦院士論壇和學術報告會;牽線搭橋、聯係、促進院士及院士所在單位的科研成果轉移到深圳,實現產業化。
二、院士行活動
劉大響院士組織參加了多次院士行活動,如:特發集團院士行、西風集團院士行活動。
特發集團是深圳大型國有企業,2001年,國內許多企業看準了互聯網發展的機遇,紛紛投身到光纖生產中,特發集團也準備上光纖預製棒生產線,劉大響院士建議邀請相關專業的院士,組織一次“特發集團院士行”活動,企業聞訊後非常感動,這次院士行邀請了6位相關專業的院士,針對“光纖通信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和“汽車後市場”進行了探討,院士們指出目前國內的幾家光纖預製棒企業的產能已經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繼續上馬類似項目勢必造成浪費和加劇競爭,企業最後采納了院士們的建議,停止了項目,這次院士行活動為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提供了保障。
院士、專家嚴謹的學術作風,高尚的人格品德,深受政府和企業各界好評,也使各項活動的效果更好,擴大了社會影響,受到了各方麵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三、發展規劃評審
2000年5月,深圳市運輸局提出在現代物流建設方麵請中國工程院組織谘詢評審。2000年9月25—27日,在深圳市召開了“中國工程院深圳現代物流論壇”。中國工程院朱高峰副院長,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多位院士、專家出席了論壇。
參加論壇的院士和專家對深圳市運輸局委托同濟大學編寫的《深圳“十五”及2015年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進行了評審。李德成常務副市長和深圳市規範編製單位領導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