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 8月21日出生於上海。
1920年 隨同母親遷回故鄉——南潯鎮。
1924年 進入南潯鎮絲業小學讀書。
1926年 小學畢業。
1927年 進入南潯中學讀初中。
1930年 考進省立南京中學讀高中。
1932年 轉學到嘉興秀洲中學讀高中。
1933年 考進清華大學機械係航空專業。
1937年 5月,畢業後被分配到杭州飛機製造廠任檢驗員。
9月,考進設置在重慶的中央大學航空機械特別研究生班,時值抗戰期間,徐舜壽進川到學校報到後,學習兩年。
1939年 5月,畢業後,被分配到成都國民黨空軍航空委員會航空研究院工作,期間,用英文編寫並出版《飛機性能捷算法》,獲得航空研究院的獎勵。
1940年 年初,按國民黨規定,加入國民黨。
1941年 3月,去新疆伊寧航空教導隊教“飛行原理”,曾受到獎勵。
1942年 7月,返回成都後,被調派到國民黨航空編譯處任編譯專員,期間,編輯出版《英語航空工程名詞字典》。
1943年 認識宋蜀碧女士。
1944年 6月,選調到印度拉合爾航校教“飛行原理”,去前應考留美實習生。
8月,到達印度拉合爾航校,9月返回重慶,辦理去美航空廠實習的手續。
11月,起程抵達美國。
1945年 先在康維爾公司學習塑料零件製造技術,後到麥克唐納公司學習飛機設計。
1946年 3月,進入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生院進修力學。
8月,離美回國,抵達上海。
9月,到達成都,與宋蜀碧女士結婚。
10月,前往南川第二飛機製造廠參加中運-2和中運-3運輸機的總體設計和性能計算。
1947年 3月,隨同第二飛機製造廠遷回南昌。
1948年 夏天,去台灣第三飛機製造廠聯係航空鋁材的供應問題。
1949年 2月,在上海籌劃北上奔赴解放區。
4月,從上海出發,經青島抵達北京。
5月,轉到沈陽,13日分配到東北航校機務處工作。
6月,隨同機務處領導南下視察和接收。
9月,奉命調入華東航空處工程研究室任飛機組副組長。
12月12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年 1月,工程研究室由上海遷往南京。
12月,在留守處組織政治學習,審查個人曆史,期間組織翻譯俄文版《飛機構造學》。
1951年 7月,調入航空工業局生產處技術科工作,先後任工程師、副科長。
1952年 11月,任生產處第一技術科科長、總工程師,主管飛機修理和仿製機種的製造工作。
1954年 3月,翻譯出版俄文版《飛機強度學》。
1956年 年初,參加製訂《十二年自然科學發展規劃》。
8月,奉命籌建國營112廠飛機設計室,任主任設計師。
9月,四局在112廠召開飛機、發動機設計座談會,徐舜壽提出設計殲擊教練機的設想,得到會議代表的認同。
10月,到112廠組建飛機設計室。
11月,開始殲教1飛機的總體方案設計,組織到部隊調研。
1957年 年初,開始殲教1飛機的打樣設計,組織製造木質樣機。
5月,設計室開始整風反右運動,劃定五名右派分子,徐舜壽持有不同看法,受到批判。
8月,組織領導初教6的總體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