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清(1921—1998.1),江蘇銅山人,國營第511 廠(現金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金城)首任黨委書記兼廠長;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任校長;航空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所(現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簡稱中航工業製造所)首任所長。鄧永清1938年8月參加革命,1939 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曆任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連指導員、獨立營政委,新四軍26團指導員、參謀,淮北泗宿獨立團宣傳股股長。解放戰爭時期,曆任新四軍6縱隊48團宣傳股股長、24軍軍部副科長、華東野戰軍第八兵團後勤部宣傳科科長、上海空軍接管部學習大隊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空軍機務處副政委;1950年8月任空軍21廠(現中航工業金城)政委;1951年5月任國營第511廠黨委書記兼廠長;1952年9月任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校長兼511廠廠長;1956年9月任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1957年7月任航空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所所長;1959年任第三機械工業部教育局副局長。從1963年10月起,曆任第六機械工業部教育局副局長、局長,第六機械工業部科教組第二組長,科技局局長,部黨組成員,1979年1月任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86年1月離休,1998年1月去世。

1950年8月,空軍21廠遷至南京明故宮機場,時任21 廠政委的鄧永清接到遷廠任務後,組織幹部對如何完成搬遷任務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並牽頭成立了寧滬兩地遷建指揮部。自8月16日開始啟運第一批物資起,至9 月8 日最後一批物資搬遷到位,在短短20餘天時間裏,共搬運包括航空器材、車輛家具及其他物件總重量約2000噸,運送職工、家屬700餘人。

鄧永清組織完成空軍21工廠遷至南京明故宮機場後,又奉命組織擴建華東中心修理工廠。1950年10月,新工廠按上級要求重建了組織機構,職工人數由遷廠時的496人增至662人。生產設備由遷建初期的15台增至168台,興建工作棚場5個,其他廠房、宿舍130餘所。

1951年5月工廠奉命移交給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領導,並改名為國營第511 廠,鄧永清任黨委書記兼廠長。國營第511廠承擔修理54號和55號兩型航空發動機的任務,並將工廠改建為適應兩型航空發動機任務為主的專業修理廠。自1949 年6 月至1952年底,工廠經曆了接管、創建、遷廠建廠,成為一個綜合性修理工廠,共完成飛機修理26架,發動機修理145台,航空附件43項2139件,特種設備46項41822件,鄧永清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1951年9月,航空工業局決定將工廠轉為航空工業技術學校的實習工廠。11 月,根據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的指示,在工廠成立了南京學校建校委員會,由鄧永清兼任委員會主任。1952年6月,學校正式定名為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9 月鄧永清被正式任命為學校校長兼工廠廠長。鄧永清在非常艱難的條件下,身先士卒、勤奮工作,帶領廣大教工和第一屆解放軍學員,發揚抗大精神,貫徹“邊建設、邊招生”的方針,用了短短一年時間,於1952年10月18日學校建成,正式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