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瑛(1919.11—2005.1),山東博興人,國營萬裏機電廠(現蘭州萬裏航空機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萬裏)首任廠長。1939 年參加革命,1940 年4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月起,先後在山東省博興縣委工隊任隊長、博興縣五區區公所任財政股長,博興縣縣委社會科科長、博興縣公安局長。1943年8月調山東省慶饒縣任公安局長、慶饒縣代理縣長兼公安局長。1947 年6 月任山東渤海專署公安局副局長。1948年12月任南下幹部大隊副大隊長。1949年5月任杭州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民政廳副廳長。1958 年8 月調國營萬裏機電廠任廠長,1970年8月任國營新蘭儀表廠(現中航工業蘭飛)黨委副書記。1973年4月調湖北荊門宏圖機械廠任廠長兼黨委副書記、書記。1981年後調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任副總經理兼駐約旦王國分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1988年獲航空工業部頒發的“獻身航空工業三十年”榮譽證書。1984年離休,2005年1月去世。

1958年8月,霍瑛到蘭州國營萬裏機電廠任廠長,當時的萬裏機電廠正處於創業的艱難時期,工廠基建正處於緊張施工階段,設備剛開始安裝。工廠投產時間原計劃在1959年,後提前到1958年,並要求在1959年4月前試製出3種產品。這使得時任廠長的霍瑛感到壓力很大:對基建進度、人員情況不摸底;設備材料、物資供應、產品難易情況也不清楚;生產準備時間和試製周期都很短。圍繞保證任務按時完成,霍瑛組織工廠重點抓了4 個方麵工作:一抓人員,二抓技術資料準備工作,三抓工具材料,四抓基建進度。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調進370 名職工、15名科長和車間主任以上領導幹部,采購到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具,安裝起20多台機床,並從兄弟廠借到500千克鋼材,自行設計了工具圖樣,工廠於1958年9月28日提前投產,闖過了開工關。經過日夜苦戰,完成了APY-2 A型產品等技術資料的複製任務。

1959年初,工廠接到新任務:為“飛龍”201 配套20 多項產品。3 月,蘇聯產品樣機和技術資料陸續從國營偉建機器廠(現中航工業哈飛)轉來,工廠隨即投入到試製階段。這一時期,上級為萬裏機電廠聘請了一批蘇聯專家來廠指導工作,霍瑛經常與專家交談,共同製訂產品試製計劃,並建立了記錄製度,使專家的每項建議和技術問題的解決都有據可查。工廠重視專家的生活、友誼和交往,在廠工作期間,蘇聯專家工作積極努力,幫助工廠在新品試製方麵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並為工廠培養了一定的技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