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1919.7—1995.12),湖北桃江人,國營紅旗機械廠(現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西航)首任廠長。1935 年10 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1 月加入共青團,1936 年1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在紅軍中曆任戰士、班長、宣傳隊員、排長、代理政治指導員等職。抗日戰爭期間,1937 年任八路軍120 師譯電員;1939 年任冀中區黨委機要科科長、秘書科科長;1942 年任河北省曲陽縣縣委宣傳部長。抗戰勝利後任冀晉三地委宣傳部長、副專員。1947 年7 月南下到大別山區,先後擔任廣濟縣委、黃廣聯合縣委副書記,1948 年任鄂豫皖五地委宣傳部長。1949 年湖南解放後任沅陵專區專員、黔陽專區專員,1953 年代理黔陽地委書記。1954 年轉至國防工業戰線,先後任845 廠籌建處副主任、黨委副書記、廠長。1957 年11 月任國營紅旗機械廠籌備組主任,1959 年4 月任廠長,1961 年7 月兼任廠黨委副書記,1965 年6 月代理黨委書記。1974 年後調任國營秦嶺機電製造公司(現中航工業電源)黨委書記、隴西鑄造廠(現中航工業製動)黨委書記。1978 年任陝西航空工業局局長、黨組書記,陝西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1984 年離休,1995 年12 月去世。

肖雲16歲就參加紅軍投身革命,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他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特別在冀中任機要科科長期間,在沒有密碼本的情況下,他經過艱苦努力,終於破譯敵人密碼,受到冀中區黨委和程子華同誌的表彰及獎勵。在湘西剿匪戰鬥中,肖雲親自組織和帶領幹部群眾與土匪浴血奮戰,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五”期間,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航空工業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為了加強航空工業的建設,中央從各條戰線調集精兵強將擔任這些重點企業的領導。1957年10月10日,第二機械工業部決定,將原二局西安853 廠移交給航空工業局作為紅旗機械廠的建廠基礎,11月6日,第二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分黨組任命肖雲為紅旗機械廠籌備組主任。1959年4月,任命肖雲為廠長。

肖雲就任紅旗機械廠籌備組主任和廠長後,在籌備和建設工廠的過程中,組織領導了建廠前的籌備工作,以及基本建設和零備件生產工作。建廠的特點是時間緊、任務重,同時設備、材料、工具、人力和技術條件都極不具備。麵對諸多困難,他知難而進,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勤儉辦企業”的指示精神,在基本建設方麵,具體貫徹“以生產動用為綱”(生產動能先行,以滿足生產動用需要的條件),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施工方針,正確處理好基建與生產的矛盾,一麵進行大規模的基建施工,一麵根據“邊基建、邊試製、邊生產”的方針,在基建為生產創造了一定條件後,積極組織試生產,使之盡快發揮投資效果,為國家創造財富,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同時,通過生產試製,及早發現工程設計、工藝布置上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提前予以糾正和彌補。更重要的是,提前培養技術力量,鍛煉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在基建過程中,隨著生產準備和試生產的逐步展開,他把生產的組織機構、責任製度和管理製度以及職工隊伍組織起來,在思想上、組織上、製度上、技術上為全麵投入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