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國家做出了《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新中國航空工業走過了整整60年的發展曆程。
自1910年清政府在北京南苑設廠試造飛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航空工業整整40年沒有建立起可稱為獨立產業的工業門類,基本限於簡單的修理和機體製造,在國家的貧弱與動蕩中艱難苟延。
建立一個完整強大並能與發達國家比肩的航空工業,一直是中國近代無數仁人誌士、黎民百姓的呼號與夙願。新中國成立不久,在抗美援朝的連天烽火與神州大地的百廢待興中,國家即決定建設和發展民族航空工業,並為此集中全國的優勢力量支持。60年的曆程,中國航空工業大體經曆了4個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的初創與快速發展時期;從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的波折與緩慢發展時期;從80年代到20世紀末的恢複與振興發展時期;21世紀前10年的崛起與跨越式發展時期。
2008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重組整合不久即做出決定,在20世紀80年代航空工業部組織撰修新中國航空工業史的基礎上,全麵續修中國航空工業史。這個具有曆史性、前瞻性的決定,開啟了大規模續修中國航空工業史的序幕。
麵對這項曆史性工程,林左鳴總經理強調這是航空工業的要事、盛舉,要做到“無出其右”!在高建設副總經理的領導下,一批長期在航空工業工作、具有較強寫作能力的同誌參與了撰寫。
這次續修中國航空工業史,是中國航空工業史上一項浩繁的史料收集整理工程、重大的文字工程和係統的文化工程,其規模將遠遠超過上一次的修史。作為一套係列叢書,總編撰與出版量將達百餘部書籍,約千萬字的容量。
這套叢書本著“尊重曆史、史從實出、存真棄虛、功過俱修”的原則,力爭留下經得起當代人推敲與後人檢驗的專史與信史。叢書將分為6個係列。
一、總史部分:將在上次撰修1949—1988年史的基礎上,續修其後20多年行業史,包括航空航天工業部(1988—1993年航空部分),航空工業總公司(1993—1999年),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1999—2008年,分修)的行業史。為完整反映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曆程,對從1910年中國航空工業萌芽時期起到1949年這一段的中國航空工業史補充編修。
與此同時,分別撰修這幾個曆史階段的大事記和總纂中國航空工業60年大事記。
二、專業史部分:在上次撰修部分專業史的基礎上,續修航空工業各專業史,補修上次尚未撰修的一些專業史。
三、專題史部分:全麵撰修以各曆史時期航空重點型號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史。
四、企事業單位史部分:在上次組織撰修部分企事業單位史的基礎上,續修後20多年史,同時組織上次未修史的單位進行補修。
五、人物部分:作為修史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續修航空工業人物傳。
六、史話部分:為便於社會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航空工業,有選擇性地編撰一係列通俗讀物,如《中國航空工業老照片》、《百年航空史話》、《航空工業史料與回憶錄》等書籍。
以上6個部分既各有側重,獨立成書,從不同方麵反映航空工業的發展曆程,同時又互相銜接,互為印證,形成《中國航空工業史叢書》。
編修航空工業曆史中所揭示出的規律和規律性認識,可以使我們看到中國航空工業前進的身影,聽到它“咚咚”作響的腳步聲,更會使我們善用前人留下的財富,增長推動新發展的智慧。當然,在更新的曆史環境與更重大的曆史使命下,我們也不可能從既往的曆史中找到全部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奮力去進行新的開拓,在建設航空強國的征途中去創造新的曆史。
中國航空工業史編修領導小組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