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爺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後,終於將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了解得一清二楚。

隨後,他決定即刻進宮麵聖,帶著那個惹禍的家夥一同前去請罪。

然而,讓老王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韓玄策根本就不是個甘願乖乖配合之人。無論老王爺如何好言相勸、威逼利誘,韓玄策始終不為所動。

無奈之下,老王爺隻得命人強行將其捆綁起來,然後像拖死狗一般地把他拽到了馬車上。就這樣,一番折騰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時辰。

與此同時,深居宮中的皇上也得知了韓玄策與六皇子當街打鬥之事。盛怒之下,皇上立即傳旨召見六皇子等人入宮,當麵詢問此事的詳細經過。

那幾個參與打鬥之人直到韓玄策他們離開後才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由於心中有鬼,自知理虧,在麵對皇上的質問時,一個個都是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根本無法自圓其說。

正當這幾個人絞盡腦汁想要為自己百般開脫之際,一直在旁邊冷眼旁觀的另一位大臣突然挺身而出。

隻見這位大臣昂首闊步走到皇上麵前,不卑不亢地將他親眼所見的全部事實一五一十地道了出來。皇上靜靜地聽著那位大臣的陳述,臉色變得愈發陰沉難看。待其說完之後,皇上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猛地伸手抄起桌案上的一份奏折,毫不猶豫地朝著六皇子狠狠地砸了過去。

六皇子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狀況,竟然呆若木雞般站在原地,既不躲閃,也不避讓。隻聽得“砰”的一聲悶響,那份奏折結結實實地砸在了六皇子的額頭之上。刹那間,六皇子的額頭便浮現出一大塊觸目驚心的青紅色淤痕。

“你都這麼大個人了,做起事來怎會如此毛手毛腳、慌慌張張!叫朕如何能安心將國家政務交付於你啊?”皇帝滿臉慍色地斥責道。

此時的六皇子早已過了弱冠之年,按道理說,到了他這般年紀,已然能夠與朝中大臣們一同參與政事商討了。然而,因其性格衝動易怒且行事魯莽,皇帝始終對他心存顧慮,故而迄今為止,這位六皇子仍舊隻是個徒有其名而無半點實際權力的閑散皇族罷了。

麵對皇帝的責罵,六皇子縱然心有不滿,但也隻敢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叩頭請罪,根本不敢有絲毫辯駁之言。

看到他這番唯唯諾諾的模樣,皇帝心頭的怒火非但未能平息,反倒愈發熊熊燃燒起來。

要知道,同處相同年齡段的韓玄策,其表現雖然僅比六皇子略勝一籌而已,但就是這麼一點點細微的差距,卻令皇帝感到極度不甘心。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為何其中一人就能穩重可靠些呢?

再說那景王府,它離皇宮其實並不算太遠。就在六皇子尚未踏出禦書房之際,老王爺便已領著韓玄策急匆匆地入宮而來了。

六皇子在聽聞韓玄策竟敢進宮見聖時,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一般,熊熊燃燒到了極致。

然而,當他親眼目睹韓玄策那副狼狽不堪的慘狀之後,滿腔的憤怒竟一下子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唯有滿心的幸災樂禍。

隻見韓玄策此刻的模樣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他由於是被老王爺五花大綁硬生生地拖拽,一路上的磕磕絆絆,使得他早已不複往日的風采。

如今的他,麵色漲得通紅,仿佛熟透的蘋果;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浸濕了發根;那向來梳理得整整齊齊、一絲不亂的頭發,此時也變得蓬亂不堪,好似狂風過境後的雜草堆。再看他身上那件華麗的錦衣,已然皺皺巴巴、淩亂無比,甚至還沾染上了不少塵土與汙漬。而最令六皇子忍俊不禁的,當屬韓玄策腳上的狀況——他不知何時竟然跑丟了一隻鞋子,原本潔白如雪的襪子上,隱隱約約地透出了一抹刺目的血跡,想來定是在拖拽途中受了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