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生源頭(1)(3 / 3)

那人引眾人來到河邊。隻見五彩祥雲卷舒聚散,間或放射出耀眼的金光。祥雲中端坐一人,目光莊嚴、悲憫、慈愛、安詳。人們的爭鬥之心仿佛就在這刹那間全被化解,置於春光般融暖的氣氛中,不覺同時向前施禮請教。

布庫裏雍順微笑開口,聲雖輕,卻字字清晰,似有回音:"我乃天女佛庫倫所生,姓愛新(漢語"金"之意)覺羅(漢語"姓"之意),名布庫裏雍順。上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亂。"

眾人大驚:"此果天生聖人!萬萬要留住他!"

他們互相交叉握手,以為人手之轎,抬起布庫裏雍順,將他迎到了三姓爭鬥的地方。

三姓不再爭鬥,將部中百裏的女兒嫁與布庫裏雍順為妻,共同推舉布庫裏雍順為主。一個新的國家誕生了。這個新的國家叫做--滿洲。

這是一個傳說。是滿族代代相傳、最早記錄在清太宗皇太極主持編纂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中的一個傳說。

有學者認為這不過是漢族簡狄、女修吞食玄鳥之卵孕生殷商之祖契、秦人之祖大業以及朝鮮族三仙女柳花生朱蒙傳說的重複。同樣是三人沐浴,同樣是"天命玄鳥",降而生之。

然而重複,並不一定就是虛妄。滿族的先世與其他各個民族一樣,走過了共同的"知母不知父"的原始社會階段。神鴉,是他們崇拜的鳳係圖騰。從佛庫倫,到布庫裏雍順,是他們從母係氏族社會過渡到父係氏族社會的曲折反映。

在肅慎、挹婁、勿吉、靺鞨、諸申之後,或與之交錯並行,鳳係圖騰後裔新的一支--建州女真亦即後來的滿族,崛起了。這正如千百嬰兒重複同樣的過程降生。

重複映入嬰兒眼簾的,是同樣的情景:白山黑水之間廣袤的土地,積雪的陡峭山崖,冰掛的原始森林,呼嘯的寒風雪暴……

建州女真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人人天生高大的體格,寬闊的肩背,粗壯的雙手;人人練就堅韌的性格,吃苦耐勞,勇猛頑強。他們就在這氣勢磅礡的曆史舞台上生生息息,掀起一個個有如大海波濤般的狂瀾。

啊,極北之地的山海林海雪海,在此山海林海雪海之中奮力拚搏、爭取生存或已生存過的人之海--北海。

幽冷黑暗的北海。

一群,又一群的烏鴉,在北海上空盤旋奮飛,與太陽一起放射出金黑墨綠的耀眼光芒。

它們是中天之日的精魂,是北海之人的精魂。

它們正是那圖南鯤鵬的精魂。

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在後金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曾特發諭旨,說明滿族與女真、諸申無關,女真、諸申是"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因令"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但實際上滿族發祥後,直到皇太極頒發此項諭旨,其中包括努爾哈赤一生,一直沿襲"女真"的名稱。

三次滅頂之災

努爾哈赤所屬的建州女真族,在努爾哈赤降生之前,同其他各個民族一樣經曆了幾起幾落聚散離合的悲壯曆程。

傳說布庫裏雍順之後數代,其子孫不善統眾。某一年六月的一天,部屬突然暴亂,攻破了斡朵裏城。布庫裏雍順全族子孫盡數被殺,僅一個幼兒凡察隻身逃了出來。他從烈火衝天、血水橫流的斡朵裏城踉蹌來到荒郊野外,而追兵也呐喊著隨之逼近。

已是無路可走。

正在此時,空中突降數隻烏鴉,悠閑地落在凡察頭上肩上。

追兵盤桓數刻,竟呼哨一聲打馬回城了。原來,因烏鴉之故,他們將凡察看做了一截枯木。

神鴉。日之精魂族之精魂。枯木因之亦可逢春。

這是布庫裏雍順後代遭受的第一次毀滅性打擊,努爾哈赤所屬的建州女真族即從這幼兒凡察身後綿延發展下去。

凡察的孫子猛哥帖木兒(或稱孟特穆),是史料最早記載的努爾哈赤直係祖先,即所謂"六世祖",清朝追尊為"肇祖原皇帝"。他智勇雙全,盡斬仇人子孫四十多人,報仇雪恨,重新振興了自己的家族。

猛哥帖木兒時處元末。他本人是元朝敕封的斡朵裏萬戶府的萬戶。與胡裏改部的阿哈出、托溫部的卜兒閼並為著名的女真三萬戶(習稱"移蘭豆漫")。

元明鼎革,北邊依舊。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到成祖朱棣,在東北女真族聚集地廣置都司所,僅衛所就設置了一百八十餘個。這些都司衛所的都督、指揮、鎮撫、千戶、百戶多數任命女真各部酋長充任。猛哥帖木兒、阿哈出等也在被任命之列。然而,明初故元勢力的侵擾,女真各部逐漸南遷,發展壯大後的部族相互紛爭,使得東北地區已不是原來那幽暗冰凝,卻是相對平靜的"北海"了。黑色的巨波洄洑晃漾。驟降的狂飆,將弱小的部族,卷入了激射著血與火的漩渦……

機智的猛哥帖木兒率領他的部眾遠走他鄉,避開了這塊是非之地。他們沿牡丹江遷徙,移居圖們江下遊(今會寧)一帶,先依附高麗國都統使李成桂,後李成桂自立朝鮮國王,猛哥帖木兒納貢受封,成為朝鮮吾都裏萬戶。二十餘年,猛哥帖木兒率所部在下門嶺玉山下的斡木河穀農耕漁獵,英勇抗擊兀狄哈人(窩集人)的南侵、倭寇的進犯,在女真各部樹立了崇高的威望,被朝鮮邊官視為"東北麵之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