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雪舞相思》作序,我欣然為之,原因有三:好書、表姐妹、癡秦情結。
《雪舞相思》的創作初衷源於1995年由劉德凱與趙雅芝領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秦始皇與阿房女》,緣起於此,卻不拘泥於它。《雪舞相思》可謂傾心力作,作者自選材開始便獨辟蹊徑地一改慣常寫法。針對該劇的續文大都以阿房複生開篇,以夫妻和美完結。當踏雪將寫作創意告知我時,我便懷揣期許,心盼《雪舞相思》。
作文章要有甘於寂寞的心態。作者為出色地完成此文,潛心研讀了大量關於秦皇及秦朝的書籍。當她以短信向我抱怨圖書館關於秦朝藏書實在太少時,我笑了,因為她是認真的。作文章更需要飽滿的情感投入。作者對於始皇帝的癡情,在劉德凱fans圈內早已引發共鳴一片。當她在QQ上告訴我,她深夜寫作淚水蔓延時,我心有戚戚焉,因為她是動情的。不禁想起劉德凱的話:隻有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序歸正傳。《雪舞相思》將一名21世紀的聰穎女子推向兩千年前的大秦王朝,西安尋夢之行竟成了千年嬴秦之旅,這是一個穿越時空的故事。踏雪偶得阿房傾城之貌,與千古一帝嬴政的美麗邂逅引人遐思萬端。她妙齡芳華,心懷對千古一帝嬴政的亙古癡情;他已四十九歲,與一生摯愛阿房陰陽遠隔二十餘載。史載:秦始皇崩於三十七年七月丙寅。踏雪於三十六年才置身秦朝,即便伴君左右,時間可把握幾多,感情能收獲幾何?作者別出心裁地將這一獨特的曆史時段設為故事背景,才有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以及衝擊心靈的矛盾掙紮。
踏雪深愛嬴政,因其千古奇偉功勳,因其英雄虎膽氣魄,更因其對阿房的癡心一片。渴望與心儀之人彼此相愛,此乃人之常情,踏雪理應希冀得到嬴政的心。本書最令人激賞之處,便在於——在愛裏,小女子之大境界。幾行藏頭詩令人感慨其良苦用心,一篇《我知道你愛她》更令人嗟歎其無私無求。
喜歡作者筆下的踏雪,她雖有阿房之貌,但並不是阿房。看到忘情之處,往往拋卻對外貌的印象,隻見一冰雪聰明的溫婉女子、膽識過人的俏皮精靈,怎不叫人怦然心動?喜歡作者筆下的始皇帝,他雖英雄遲暮,但風采依然。他精明睿智如昨,身經百戰役,英明定國邦,卻始終解不開這道難題:至死不渝的愛交給了阿房,則何物以至踏雪?每每為贏政愁腸萬結,憐其苦,悲其難,愛其殤。喜歡作者在結局處的精巧安排,生死契闊,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何人隻影向秦陵?
值得一提的,還有作者力書始皇帝愛情的同時,不忘兼顧文章的完整性及可讀性,為電視劇中未了的蒙恬與逸雲之戀做了交代,並不惜筆墨在場景描寫方麵下足功夫。曆時七個月,幾易其稿,字裏含情,行間有愛,作者付出的心血可見一斑。
我與作者踏雪因《雪舞相思》創作之故,一直以表姐妹相稱,我們也共同有著“癡秦情結”,因此踏雪請我來為《雪舞相思》作序。坦白講,踏雪的“癡秦情結”令我動容,她對秦始皇、秦朝、秦史的熱衷與了解,我遠不能及。從未給旁人的文章作過序言,水平有限,心中不免惴惴,唯恐寫少寫多或寫錯,不如將我所理解之《雪舞相思》以“一字令”加以表述,讀者若在字裏行間發現其中字句身影,大可會心而笑,對照著去發現,未嚐不是樂趣。
一襲傾城佳人妝,一位英雄暮年傷,一程刻骨銘心旅,一心伴駕侍君旁。
一旦天子門生譽,一湖心願碧波蕩,一次驚魂圍獵險,一條雪花項鏈償。
一塊壽辰蛋糕香,一場絢爛煙火芒,一把利刃尖刀禍,一段奈何橋畔往。
一身翩然雪舞魂,一股心潮海浪揚,一灑英雄淚滴垂,一喉斷腸烈酒饗。
一夜狼嚎哀思寄,一篇壯語鏗鏘力,一寸肝腸愁結鬱,一棵靈芝遺恨長。
一百家燈祈願明,一群奸臣賊子狂,一曲葬心斷腸笑,一片玉壺冰心涼。
人雲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願道冰心偏向蒼天語,一片雪花一片情。
文至此處,謹以寥寥千言贈作者及喜愛本書的讀者們。
新月
2007年5月16日